返回

第二章 命运的书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章 命运的书简 (第3/3页)

行,就简简单单送给女方家一袋粮食,稍稍表示一下心意,张氏虽然不是杜月笙的亲生母亲,但对两个孩子几乎是视如己出,宁可自己饿着,也要让两个孩子吃一口饱饭。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能读书,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每天杜月笙都挺着胸脯,昂着头高高兴兴的奔向学堂,学堂早上八点开课,天天就属最他去的最早,来到教室先打扫一遍卫生,再将私塾先生的鞋擦的干干净净,有时候还给先生洗衣服,这些事情教书先生都看在眼里,下课后总是多教他一点知识。

    高桥镇爆发霍乱,镇上本来就没几个富裕家庭,大户人家基本上也都开始闭门不出,张氏给人洗脏衣服的工作也就断了,因为没有了收入凑不来学费,为期三个月的学堂生活从此告一段落。

    知道杜月笙长大以后为何总是身着长衫吗? 杜月笙发迹后一直遗憾自己没有读过几年书,就是因为想圆小时候的梦,所以出门办事也好,一个人呆在家里也好,总是穿着一身长衫服,长衫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衫,一种是短长衫,那些穷苦人在当时只能穿短长衫,知识分子而选择的则是长衫,让别人看起来好像自己富有一身学问。

    时隔了一个月,有同乡人拎着一些东西,跟随一对宁波商人夫妇,来到杜家劝张氏将杜家小女寄养给夫妻两人,把张氏拽到一旁,小声说,不是我说你,现在你家生活已经够困难了,还好有人想收养一个女儿,看看你能不能将小女寄养给他们夫妇两人,人家是企业家当然不会亏待小女,我想小女跟着他们总比在这个家过的好。

    张氏咬咬牙,留下了一件女儿的衣服作为纪念,随后将刚刚两岁多的小女儿抱出来递给了这对夫妻,为了表示感谢夫妻二人留下了十块大洋作为答谢礼,又诚恳的站在杜父杜父遗像前发誓一定会对小女好,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当时旧上海民间流行一句话,在大上海这片土地上就没有杜老板办不到的事,可是寻找妹妹的事杜月笙始终没有办到,杜月笙功成名就后便派人前往全省各地寻找妹妹,残留当时的印象,好像只知道妹妹是被一对宁波夫妇抱走的,后来又通过黄金荣大量的人脉关系,各处打听,直到最后在家中病逝,关于这件事始终还是遗憾收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