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六度分隔理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六度分隔理论 (第2/3页)

说不相信啊?”

    克里斯汀娜看了他一眼,说:“去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对“六度分隔”理论的验证工程。

    来自166个不同国家的六万多名志愿者参加了这项研究。

    瓦兹随机选定18名目标,比如一名美国的教授、一名澳大利亚警察和一名挪威兽医。

    要求志愿者选择其中的一名作为自己的目标,并发送电子邮件给自己认为最有可能发送邮件给目标的亲友。

    你猜猜看,最终经过多少人之手,邮件才到达目标手上?”

    “5-7个人!”

    夏景行脱口而出道。

    克里斯汀娜有些意外,笑道:“原来你也看过《科学》杂志上的那篇论文啊?”

    夏景行笑而不语。

    这很了不起吗?不觉得。

    “我认为这个理论,可以运用到社交网站的推广上面。

    通过一张网状结构的关系链,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链接起来。

    这也是社交网站最大的意义和乐趣。”

    克里斯汀娜笑着说,“据我所知,直销和保险领域都已经在运用这套模式来开展业务了。”

    夏景行点头,这话不假,除了SNS,那些拉人头的行业也都把这套理论运用到了极致。

    “行吧。”

    夏景行举起手中的资料,“谢谢你的帮助,我会认真研究的。”

    克里斯汀娜点点头,没说什么,踩着高跟鞋走了。

    夏景行回宿舍洗漱了一番,换上运动服,准备跑步去了。

    小犬睡得跟头死猪一样,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这就是昨晚熬夜看小电影的下场。

    来到操场,夏景行慢悠悠地跑了起来。

    一边跑,还一边在想网站的事情。

    克里斯汀娜和小犬建议他搞个社交网站,覆盖全校同学。

    如果按照这条路线走,那就是以“校园熟人社交关系”为纽带的SNS。

    准确的说,这就是脸书。

    目前还没有SNS这种说法,主流的上网社交方式还是BBS和聊天室。

    BBS以1998年3月创办的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为代表,一种以讨论版组群为主导的社区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