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6 现状(5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6 现状(5k) (第2/3页)

渐有了一个共识,现在真的到了易科危急存亡之时。

    4月15日,纳斯达克固定的信息披露时间,易科正在火速追赶前面被做空的公司位置,仓位已经达到了105亿美元,排名第四。

    阿里119亿美元,特斯拉110亿美元,苹果106亿美元,易科105亿美元。

    也就是这一天,方卓结束自己的内地半导体产业链视察之旅,返回申城,参加了近期密集举行的易科总办会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我看到搜狐张总的话了,你们怎么想?」

    方卓会前一杯苦咖啡,开场白就是引述他在抖音上看到的切片视频。

    「确实不太容易。」戚赫客观的答了一句。

    方卓点点头,笑道:「是,天底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就留给我们?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冰芯中芯不懈于内,有志有才忘身于外者,盖追易科之辉煌,欲报之于危难之际。」

    他顿了顿,又说了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力挽狂澜之时。」

    「方总,你要是这样录一段,点赞和转发肯定高,还能推一推我们的股价,再给上上下下提提士气。」虞红由衷的说道。

    「我是有感而发,困难是有的,希望也是有的,我这一趟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心里很安慰。」方卓说着视察之旅的感触,「大家也都很关心易科,愿意提供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帮助。」

    众人纷纷点头,这一次不管从什么方面,其实都能感受到大家对易科的期盼和助力。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可能还面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虞红斟酌道,「产能问题需要等,我们今年还有笔记

    本可以卖,英特尔和AMD都有对我们的许可证,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条线可能也就被掐了,公司内部又没有完全准备好,就算芯片设计好了,还需要先进制程的加持。」

    易科的Y-Book笔记本实际上在过去两年都卖得不错,只是被掩盖在手机产品的表现之下,而因为它这样的成绩,易科对于这条线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市场前三与全球前五。

    去年的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大约是1.6444亿,较之前年下滑6.3%,从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易科在这个领域发力似乎不是太好的选择。

    但是,易科在去年已经卖出了2109万台Y-Book,接近了全球第五的角色。

    这样的效果有些出乎内部预料,也被普遍认为是有来自智能手机品牌力的带动,就更让大家不满足于一个品牌组装商的定位。

    只是,不想当品牌组装商不单单是硬件的问题,系统生态的拓展、驱动的屎山屎海、各种兼容支持等等都十分棘手。

    从这种角度来说,用冰芯的先进工艺在AMD那边赚点辛苦钱就已经不错了,高附加值的产品确实有着很高的有形的无形的门槛。

    方卓淡定的回应道:「一步步来吧,什么时候被掐,那就什么时候面对,一回生二回熟,大家习惯了就行。」

    戚赫这时问了句:「方总,中芯那边能提供的助力……」

    「中芯还不错。」方卓只这样简单的答了一句。

    梁博士率队进中芯仅有少数人知道,他也不打算在这个场合聊这样的消息,中芯是国内除了冰芯最先进的代工厂商,它现在就有用20nm为易科光电制造「晨光」系列芯片,也是后者在验证格芯技术后的新选择。

    「我们的笔记本还可以卖,我们的智能家居增长速度也很不错,YMS的生态实际有很多利润挖掘,还有技术服务费的开拓也有空间。」戚赫一笔笔的说着今年可以弥补营收的业务,「易科云今年的对公大概需要消化,但欧洲市场的表现没太受影响,或许还能保持30%的增长。」

    易科被产能影响到的是Mars、Selfy、Galaxy这三个系列的产品,其中,手机是核心业务,平板也是易科先前的第二增长曲线,而笔记本则是第三曲线。

    刘强咚也在旁边跟着算:「笔记本增长30%,营收补出来39亿美元,智能家居增长个10亿美元差不多,YMS生态稍微多点广告,这算15亿美元,易科云今年的情况不错,多个20亿美元,还有技术服务费,我们从易购、米团、抖音、易信那边收点钱,加起来收它们30亿美元……还有对易科光电转让的技术费用,打个折也有10亿美元了,这些就不少了。」

    戚赫的心算速度很快,给了个答案:「124亿美元!」

    方卓忍不住笑道:「你们是会扒皮的,今年的营收目标啊,能守住800亿美元就是成功,该过苦日子的时候就过一过吧。」

    这以去年为标准便是一个极大的降幅,但易科过去两年的增长很快,如果以两年前的营收作为参照,800亿还算可以。

    易科内部先前讨论的目标实际上是900亿,不过,方卓觉得这种特殊阶段没必要绷那么紧张。

    但既然聊到这,他也就继续听一听不同业务上下一步的规划。

    如此一个上午的会议结束,待到其他人都离开,虞红问了句现在一个比较有希望的方向:「梁博士在中芯的研发还顺利吧?两边磨合没问题吧?」

    「顺利,嗯,挺顺利,中芯那边挑出来的团队没什么不满意。」方卓略一停顿,笑道,「听说梁博士到了中芯,第一句话就是‘大号战绩可查",然后大家就都服气了。」

    「你心态是好,什么时候都能开玩笑。」虞红这段时间从早忙到晚,神色之间有些憔悴,但她自己没觉得,还是在思考公司的事情,「梁博士那边如果能顺利推出10nm,按照这次的经验,如果中芯也受限,这一批10nm芯片的备货最多也就6000万颗。」

    中芯需要良率和产能的爬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