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阿里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阿里骨 (第2/3页)

有时候还能坏事。

    章越道:“对患坊我没有异议,不过既在京师试行,至于患坊和安济坊的医官,要从别处选任,而不从翰林太医院中。”

    蔡京闻言犹豫道:“这……”

    章越道:“宫里太医的本事,你们又不是不知,其中皆是人情世故,怎能指望他们,否则先帝病重时,韩魏公等人就不会从民间寻良医了。”

    “京师人多,常闹瘟疫,安济坊以后还要疗疾疫,也需从民间请高明的医生坐镇。”

    蔡京领命走了。

    他的神色很是振奋。

    他会起草好熟状,等三位中书确认后画押,便可上奏了,最后便可落为实处。以后这便是他的政绩。

    蔡卞道:“丞相,卞担心有人评议说‘治世当以大德,而不以小惠’。”

    章越失笑:“小惠?”

    这话章越记得宋慈常放在口头,说来这位法医鼻祖是建阳人,也是老乡啊。

    以后国子监可设医学,设博士教授医者,要将家学变为公学。要从天下寻访名医。不仅是汴京还要有官医,军中也要设军医。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

    其实宋朝士大夫研究医学风气很盛,有句话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言下之意是治病和治国的道理是差不多的。王安石就对医学有所研究。沈括和苏轼都写过医书,熙宁八年时将二人合著为《沈苏良方》。

    章越想到这里道:“元度,伱说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蔡卞道:“老泰山与丞相辩难时,多次听他提及过丞相所提的‘九惠之教’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卞深感丞相为民之心,只是如今陛下委丞相攻夏之任,怕是一时难以权衡。”

    章越听了蔡卞的话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蔡卞其实也在委婉地提醒他,官家让自己为宰相是为了啥?

    若是官家发现章越心思,没有全然放在伐夏上,甚至借着伐夏的名义上位,而是又将精力用在了当年与王安石辩难的‘九惠之教’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上。

    用在类似改免役法为募役法这等,虽减轻百姓疾苦和负担,但使朝廷收入大减的办法上。

    那么官家肯定会恼火的。

    章越道:“这句治世当以大德,不以小惠,不会是舒国公所言的吧。”

    蔡卞立即道:“家岳没这么说。”

    章越道“但评价余时,说过差不多的话吧。”

    蔡卞不敢答。

    章越道:“元度,舒国公变法之学源自法家,你知道法家的学说源自哪?”…。。

    蔡卞道:“听说李悝、吴起都是子夏的学生,商鞅的学说又源自李悝,应是出自儒家。”

    章越道:“那韩非子呢?”

    蔡卞道:“师从自荀子。”

    章越道:“错了,韩非子虽师承自荀子,却其学说与儒家毫无关系,他之学说却是归本于黄老,故而才能集法家之大成。”

    “故史记将韩非子与老子合传,三代以下能知老子之意,并应用到权谋上的唯独韩非一人。”

    “韩非子的权谋深明致用之道,故秦王用之。就好比伐夏和利民,便是一体两面之事,看似南辕北辙,却是一体的。要将两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