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节 进逼北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节 进逼北京 (第2/3页)

时期,赵国一个国家,就能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抗衡,李牧动辄就是斩杀数万匈奴骑兵,比赵国更强的秦国更不用说了。结果大一统后,到了汉代反而长期被匈奴人欺负的不成样子。

    杨潮深知这一点,知道这是因为大一统后,国家没有可供比较的对象,所以反而国家观念淡薄了,因为大家所知就一个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强烈的对比比较,很难产生一种所谓‘国民’的认同感。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各国鲜明,因此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哪国人,反而更容易形成国家观念。一直到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才慢慢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日本人的刺激下,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强烈认同。

    此时是清朝,大家只知道自己是天子的子民,哪会有什么国家的观念。

    这些士兵完全没有国家观念,只有地区观念,因此让他们不在天津抢劫,实在是一种折磨,在天津就已经是这样子了,如果到了北京呢?

    这让杨潮不由得感到头大,要是到了北京,这群人不抢劫才怪。

    杨潮明知道自己无法避免灾难,那就尽量不给百姓造成更多的苦难,抢劫他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觉得还是不要放这些人进北京的好。

    可是如何才能让华勇连的士兵不进北京呢?

    杨潮苦思冥想却没有任何办法,慈禧太后向八国联军宣战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北京这座城市要遭受一次劫难了,世界上别说中国了,恐怕除了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挡得住八个国家的联合的。

    “这个老妖婆!”

    杨潮不由恼怒暗恨。

    八国联军在天津一直劫掠加休整了八月初,才开始向北京进军,此时出动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其中一万人都是日军,俄军有四千人,其他国家加起来才四千人。

    一路势如破竹,6日占领杨村,11日占领张家湾,12日占领通州,无论清军还是义和团,在天津被打掉了一股锐气之后,已经士气低落,呈现崩溃之状,没有国家观念的旧式军队就是如此,那种韧劲完全无法和国家军队相比,更何况是一群连军队都不是的义和团呢。

    北京陷落在所难免了,估计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杨潮下定决心要马上带士兵离开。

    不过怎么带?带去哪里?这是两个问题。

    “杨先生,你说这洋人能打进北京城吗?”

    “能!”

    “杨先生,那你说洋人打进北京城后,咱大清朝咋办?”

    “大清朝还是大清朝,皇上还是皇上,老佛爷还是老佛爷。”

    夜里,杨潮依然找机会给士兵们讲讲战场上的形式,随着进军的顺利,这些人的兴致也高了起来,如此轻松的胜仗,竟然让很多人都很高兴,没有半点他的国家在被人胖揍的觉悟。

    从后世日军侵略激发起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民智啊!

    杨潮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