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节 华勇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节 华勇连 (第2/3页)

外,人脉没有大的增加。

    不过杨潮并不着急,增加人脉这种事,是水到渠成的,有时候也需要某种意外来促进,强行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刻意为之建立不起真正牢靠的关系网。

    但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杨潮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几天之后,总督召见了杨潮,询问杨潮对德国华勇连的看法。

    华勇,顾名思义,就是华人勇士,也就是士兵,华勇连就是中国士兵组成的连队,这是废话,不废话的是,这只连队是德国人组建的,服务于德国人。

    直白点说,这就是一只洋人招募的中国人组成的队伍,就好像英国人用印度人组建的军队,事实上,德国人模仿的确实正是英国人。

    英国人是这时代真正的世界霸主,后世的美帝在此时的大英帝国面前只有跪舔的份儿,整个世界最好的陆地大多数都掌握在英国人手里,日不落帝国的名字不是白叫的,连太阳都无法在英国的领土上落下去。

    可有一点,地盘太大了,本土的人口数量有限,这一点英国人就比不上天朝了,所以也是逼于无奈,英国人被迫组建殖民地军队,用当地人来镇压当地人,这一手玩的漂亮,几百年了印度人就没有一点办法脱离英国人。

    同时英国人在中国占据了殖民地后,也将这套制度引入了中国,先是在香港组建华勇,后在威海组建华勇,成为华勇营。

    德国作为一个后期的帝国主义工业强国,看到英国人遍地的殖民地眼睛红的都要冒血了,俾斯麦当政的时候,一心要跟英国人结盟,为了不触犯英国的利益,一直对扩张德国海外势力十分抵触,为此得罪了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被年轻气盛的皇帝罢免了。

    从此德国就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很难说俾斯麦和威廉二世谁对谁错,如果德国一直安心做一个欧洲陆上强国,那么就是英国人最好的结盟对象,可以帮助英国人平衡法国和俄国势力,可是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强国,不去扩张势力似乎说不过去。

    所以德国人的扩张其实也是一个强国必须走的程序,只是德国人的起步太晚了,世界上除了贫瘠的非洲,几乎所有的膏腴之地都被英法瓜分光了,德国人只能在这两个国家的缝隙中捡拾一些残羹冷炙。

    黑非洲的沙漠显然满足不了威廉二世的雄心壮志,最后他们将目光瞄准世界上最后一块没有被彻底殖民的大陆,东亚大陆,准确的说就是中国。在晚清忠臣的操盘下,以夷制夷,虽然苟延残喘,但是这个老大帝国总算没有被人完全吞并,悲惨的沦落为印度那样的殖民地,这给了德国人希望。

    所以德国人抓住了机会,以传教士被杀为借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青岛,接着就立刻进入了建设阶段,说白了他们有些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几乎是用尽一切力量在建设这里,摆明了就是要把这里当做模范殖民地建设,因为他们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