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二章 朝廷不能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二章 朝廷不能错 (第3/3页)

批注的奏折送上去,而皇帝和中书省做出的一些重大决断,需要门下省复核,通过的才能移交尚书省发给下辖六部施行,同时,尚书省的尚书令是整个程序最后一道保险了。作为实际施行部门的长官,李承乾也将具备魏征一样的封驳权力,同时也有资格在奏折上批改。

    当然,这个批改的前提是他也同意之前程序中所有人的决断,并且发现了无关痛痒的小问题的情况下才行。

    出了事儿背锅虽然有尚书省的一份,但是因为尚书省并不具备正式的复核权,主要背锅的还是门下省、中书省。至于皇帝,皇帝是不会错的,所以背黑锅的只能是臣子。

    尚书令的工作看似繁杂,但是在李承乾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下,却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虽然看起来他这里最多就是走个过场,甚至闭着眼睛将奏折分类交给各部施行就好,但是一番查看下来,李承乾还是发现了几封不稳妥的奏折。

    首先就是关于各地府库的要求,跟荆州都督一样,各地的府库是穷怕了,得到兵部拨给的军备后,竟然也选择了先封存,等到战时再用。这没什么,人之常情嘛,都是喜欢把东西用到不能再用才换新的。可这是寻常百姓家的做法,上升到国家的层次,这么干可就是愚蠢了啊!可问题是兵部尚书侯君集还特娘的同意了,老房、皇帝,甚至是魏征都同意了。

    这可不行啊!

    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李承乾提笔就开始写自己的见解。军备是国家的重心,任何东西能将就,军备也不能将就啊。对,内地各个军州确实难得动兵一次。没有灭国之战,甚至不会调动他们上战场。可是,这只是正常情况下。在最严谨的态度下,只要事情不是十成十的概率,就不能忽视了那百分之一。

    写好以后,看了一眼等候在书桌边的张赟,李承乾将自己写的纸条用一张干净纸包起来,夹到奏折里递给张赟说:“速速给父皇送过去,顺便去三省六部给孤找几个小吏过来,让他们负责跑腿,接下来孤要送的奏折多了。”

    张赟点点头,捧着奏折火箭一样的窜了出去。

    第二封奏折是司农寺的汇报,之所以还要送到尚书省这里来,是因为皇帝要赏赐司农寺丞。皇帝赏赐臣子,这没什么,可关键是要赏赐司农寺的吹牛报告,就有点过分了啊。

    司农寺的汇报是他们已经育成良种,冯盎与太子并献的占城稻,经他们的培育已经达到了亩产千斤的地步,如此,天下再无饥馑之忧了。

    这就是扯淡,占城稻的亩产能力,李承乾再清楚不过了,或许司农寺培育的占城稻确实达到了亩产千斤,但是这也是田地肥沃、照料非常导致的结果。而这,还是占城稻本来的能力。要是交付给百姓使用,亩产能达到五百斤,就已经是上等田地了。遇到贫瘠一点的田地,就算占城稻本身强悍,最多也就三四百斤。前后相差两三倍的数据,这些家伙还真敢拿来请功啊!

    要知道,学院的农学院到现在也没有培育好占城稻,良种只能带来一个好的方向,但是结果还是要人自己探寻的。推广一项新的作物不是那么容易的,怎么也要确定无误以后,朝廷才能正式推行。否则,只要十个百姓有一个种植失败,都是大问题。朝廷作为大唐这个国家最直接的代表,是不能出错的。

    一千斤?这是在搞什么大跳进?

    将这道奏折也封驳掉,着重表示要对司农寺不赏反罚以后,李承乾才打开了第三个有问题的奏折....

    一道道奏折从东宫送返皇宫,再重新打回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的老房叫苦连连,但是门下省的魏征却格外的享受。他不觉得太子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关于司农寺奏折中太子“朝廷不能错”的论断,他更是推崇备至。

    太子才在朝会上阐述的道理,也只是令人一时感动,但是真正这么做的,还是少数人。如今太子言出必行,让他倾佩至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