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丛林时代 (第2/3页)
交使团,一个向中国大连出发,另一个却直接进入日本,他们的使命是设法破坏这个可能。
什么情况对他们有利?当然是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中国殆落、而传统列强日本被打残了。在潜在的对手还未长成、羽翼未丰之际进行打击,总比它长成参天大树以后来得容易;而只要中日相残,凭着中国这匹壮牛,临死之际总会把日本这个豺狼累倒。
对美国最好的结果是:中国能好好地把日本拖下水。在他们的心里,中国是必败的,只是,这种失败要以让日本伤筋动骨为最佳,这样日本在战后就无力觑觎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或可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的均势。
可是,事实与他们预料的恰恰相反。这样,他们就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携着胜利余威的中国会不会威胁到他们在华的利益?
毕竟,跟一个强大的政|府打交道,一些强硬手段都无法再施展,如果中国政|府要与他们解除不平等条约该怎么办?强硬的少帅张汉卿已经在几年前就这么做了,而且在他的压力下,超过八成的租界都被迫归还中国了。
需要着手预防这一进程。
日本不是陆军实力不济吗?我们支持!
鉴于日本工业能力实在不足以支持一场以高强度的全面战争,所以美国好心地送来了让日本人大定神智的好东西:大炮和汽车。
美国在一战时期组建了62个步兵师,每个师都辖有两个编制为24门75MM炮的炮兵营和一个同样编制的155MM炮兵营。在战后,美国因为朝野的厌战心理,迅速地把陆军缩编为只有10个步兵师。
战后军工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对美国来说,大量的75MM炮早已被淘汰,其155MM炮也已经相当落伍。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积压品卖给日本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众所周知,日本由于机械工业的落后,其陆军炮兵一直停留在使用马匹拖曳的阶段,口径也一直停留在75MM阶段。
不用奇怪为什么日本能够造出十六寸(406.4mm)舰炮,却造不出超过75MM的陆炮。造成这一原因,一是想在太平洋上与英美等海军强国争雄的决心使然,二是海上没有不便的落后交通制约。
在日本国内,在以前的中国东北,在朝鲜,公路交通都不好,大口径火炮运输不便,而且关键是没有很强的对手。
张汉卿领导下的人民军也是厚积薄发,凭借打下的工业基础,通过从苏联引进生产线,从德国引进火炮技师,突然之间就鸟枪换炮,着实地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
对屡受欺凌的中国人民而言,火车和轮船曾经是打造一个强硬躯体的革新方向,现在,对于现代火炮的痴迷迅速地让年轻的人民军陆军强大起来。
工业的沉淀是一个过程,虽然日本也因中国陆军的强大有意识地进行了大口径火炮的研制,但因为战后的国际气氛不适合于打仗,所以他也只装备了有限的国内主力部队,连原关东州的第二师团都未及更新。
就是混编了所谓“大口径”火炮的联队,也是以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