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忘恩的代价 (第2/3页)
地区),朝鲜移民有98%是佃农;而沈海铁路(沈阳至海龙)沿线的朝鲜移民“完全没有纯粹的自耕农,全部是佃农”;在开原一带,“这些朝鲜人几乎都没有资产,因此大部分人和中国地主之间只不过是租佃契约关系,所以缺乏永久性,而具有在各地辗转移居的倾向”。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难民们完全融入东北社会,减少盲流与增加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委员会规定了朝鲜移民加入东北省籍的条件:自主开垦无主荒地达人均10亩以上,第一年交税平均40%,第二年交税30%,依次递减。
连续满10年,即可申请中国绿卡,成为享受除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服兵役之外的各种福利的非正式国民,从而为朝鲜移民的迁入和定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活下去的希望,使中国东北地区出现了空前的朝鲜族移民高|潮。在延边地区,朝鲜移民不仅定居于图们江沿岸林区,还大量流向延边各地,使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大量增加。
据正史统计,1908年延边朝鲜族人口为9100人,到1911年猛增为127500人,1919年又增至279150人。延边一直是朝鲜移民最集中的地区,使该地区终于形成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
到1930年,东北朝鲜族人口为607119人,其中延边地区为395874人,占全东北朝鲜族人口的65%以上!朝鲜移民在延吉、和龙、汪清、珲春4县都已占当地居民的一半以上,和龙县朝鲜族人口竟占当地居民的94.4%,已成为当地占绝对优势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善良的,中国人民是热情的,他向处在水深火热的朝鲜难民敞开了怀抱,本就不求施恩图报。
但恩将仇报之事,不单是现代高丽棒子才具有的本性,在安顿下来后,一撮饱暖的棒子们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他们不甘作“人下人”,想自己成为田地的主人,而打起了占有脚下这块土地的念头,浑然忘记了自己当初是如何的感恩戴德与感激涕零。
当年,以“一进会”下属的北垦支部朴承正、崔永植等头领为首的骨干们组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自治”请愿,却被张汉卿以巧妙的手段强硬瓦解。结果是北垦支部被强制解散,领头羊们被枪决,韩人消停了好一段时间。
时隔九年,图门江畔的血迹未干,他们又忘了痛。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十年,是中国绿卡的获取期限,已经有很多人在翘首等待。他们觉得,以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吸引力,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被“同化”,被中华民族引为同胞,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这可不行!我们当初是为活命而来的,现在是为脚下的土地而奋斗的,我们应该和中国人明确地区分出来,保留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
所以,在一部分“有心人”的唆使下,他们中的一部分“旅华精英”们----他们有意识地忽视了自己难民的身份,还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