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3页)
当年数量大大少于国民党军的日本陆军能用性能并不占优势的装备在中国横行,重要原因在于其系统化程度高。
历史上的“八一三”抗战之初,中国的火力还能部分压制日军。然而与蒋介石政权关系密切的希特勒因顾虑盟友日本的抗议,在弹药供应方面故意拖延,结果国民党中|央军在对日全面作战一两个月后便感到弹药不足,装备型号的杂乱也给组织火力造成困难。
当时中日两军阵地交战时间一长,日方便能靠较好的武器配系和弹药供应充足,在火力上明显占优势。
淞沪抗战时期有人总结:交战第一个月,中国四个德械师可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到第三个月,六个德械师也抵挡不住日军一个师团了。
不过今非昔比,中国现有的条件使得陆军首先迈入制式化成为可能和必要。
不像以前少炮的时代,不管好坏先有了再说,那时根本不会挑剔来的是英制还是公制,只要炮弹能打出去就行。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手里家伙多起来,就可以把各个部队杂乱的火炮合并归类,并有步骤地淘汰落伍、冷门(如日本炮)的山炮,把俄制与英制或公制的火炮单独列编。
人民军陆军数量庞大,制式化可以减轻后勤、装备、训练以及指挥上的麻烦。
在国家财源日渐充裕的人民党|领导下,人民军陆军的配置已非正史上所能比:以一个标准陆军师与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的配置来比较,日军地面重武器数量多于中国军队,性能却并不占优势。
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加农炮 (亦即野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共60门火炮,性能却不及同期中国购买并改造的美、苏、德、捷克等国产品。
而中国的师属炮兵团起先是拥有54门75MM山炮,普及后陆续进行了提升,但总数仍为54门。
中国军队的山炮口径原先以75毫米居多,以其中德国克虏伯厂制品性能最优。因为重工业水平的差距,国产化仿制品均略次于原厂。
中国各兵工厂中以沈阳兵工厂仿制最为优良,其它各厂均在赶超中。不过在1924年初从苏联引进同口径的榴|弹炮生产线后,山炮的生产就告结束,因为同期中国汽车的规模量产,人民军炮兵初步实现了卡车拖曳,山炮的劣势开始显现。
也许是对炮兵的痴迷,或者说是被弱火力吓怕了,不但张汉卿,包括张作霖、张作相等老奉系将领都对麾下炮兵的扩张抱以强烈的支持。
从先期千方百计地买、偷、抢,到后来不遗余力地造,用各种手段买设备,旧俄的、捷克的、苏联的、德国的、美国的、甚至日本的,人民军炮兵的来源相当多样化,生产线也一天比一天多。
反正有的是钱,而75MM山炮的制造相对简单多了。
直到人民军取得全局性的优势,总装备部的成立使火炮的生产进入正轨,陆续实现制式化、标准化,火炮的质量也开始提升,数量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