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5章 突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65章 突破 (第3/3页)

力的响应,短暂的阵痛是无法避免的。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苏联的让步一样。

    美国为使在亚洲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和可靠的后勤基地,对张汉卿的帮助也不遗余力。主动表示除派遣一部分有经验的技师到武汉造船厂帮助军舰的建造(监督)外,还将援助一个飞机中队及2艘一战后退役的运兵舰,另在汉阳护建一个鱼|雷制造厂及协助沈阳兵工厂对大口径大炮的研制工作。

    这其实是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松动的开始,没办法,在利益面前,任何的条约都是被打破的。

    日本就对此提出了抗议,不过美国振振有辞:我是援助工厂而不是直接卖武器。当然,至于作为武器的驱逐舰的出售,确认地说叫做“巡防舰”,我只是卖给了东北海警处,它只是一支地方海上保安力量。

    至于海警处把它们调拨到长江、华南舰队,美国直接选择性地无视了…

    此时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奉军空军力量有了显着的增长,首先表现在水上飞机的制造上。

    水上飞机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十分迅速,远程和洲际飞行几乎为水机所垄断,还开辟了横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定期客运航班。

    例如德国道尼尔公司20年代末研制的DoX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机翼上方分6组背靠背地装12台活塞式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224千米/小时,在1929年10月还曾创造一项载169名乘客飞行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多年。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发展只是有了雏形,这时候研制的飞机远不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准。

    德国在一战后被各国所限制:陆军不超过10万人,不能拥有大口径大炮、潜艇,被限制了大型战列舰,因此不能在军事产业上有大的发展。在现代军事技术日新月益的变化下,军事能力的停滞会给德国的复兴带来相当的困难,这也是以法国为首的战胜国们控制德国的法宝之一…

    于是外表疏远实质热情的中国使他们在军事产业上有了发展的机会,一大批军事专家在德国政|府的鼓励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北方,在奉系各个军工领域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辛劳。

    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继由中国人自制成型的水机“甲型一号”上天后,新的适合于军用的水上飞机正式量产,按照张汉卿的命名,定名为“水轰--1”型。

    它拥有125匹马力,拖进式双桴双翼水上轰炸机,最大时速155公里,空机重量800公斤,载重2000公斤,装油量150公升,飞行高度3800公尺,可航行3小时,航距450公里,乘员2人,可载重型炸|弹6颗。利用哈尔滨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此建立一个水上飞机制造厂,进行小批量生产。

    鉴于技术的不稳定和中国目前的国情,这些军备不会装备很多,但按照张汉卿的要求,海军是要建设一系列的武器装备并不断加以改进,在此期间边培养人才,至少要保证中国在同期的国际军备竞赛中不处于劣势。

    按照“人等武器而不是武器等人”的思路,军备建设可以更超前一点。

    至此,中国海军计划的雏形已经成立,等待中国的,将会是工业发展起来后的在海军舰艇和空军在数量上的跃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