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七 犹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七 犹豫 (第2/3页)

现在还没有正式投清,但适才汤若望等人前来就是劝其降清。这些教士已经和清廷贵族搭上了线,可以说的上话,并且保证替陈名夏为满洲高层牵线。

    虽然是牵扯不上王公级别的贵人,但满洲八旗的固山额真之类的大臣,教士们已经是能搭的上话了。

    陈名夏没有离京,其实已经是在待价而沽,现在教士们开出的价码不错,他内心已经有所触动。

    他和荒唐狎妓的龚鼎孳不同,名声好,手腕强硬,能护的住人,所以真正是有一些党羽。

    只要陈名夏肯降,很多中青年的明朝官员也会投降,其在清廷的朝廷体系内可以扶摇而上,十年之内进入内院还是很有把握的。

    陈名夏现在犹豫的就是两条,一是李自成虽然败逃,但表面上还有百万大军,其是不是能卷土重来,犹未可知。

    第二便是南明的实力如何,别人不知,陈名夏却是知道北方已经极度残破,不光是京畿地方残败,还有山东,河南,不光是遭遇上多年的灾害,这十来年还是流寇和朝廷官兵拉锯的战场。

    以这几个省加上向来更加贫苦的山西和陕西还有甘肃等地,那是断然无法养兵的。

    养几万八旗兵是不在话下,毕竟相较明军,八旗兵只有六万丁和十来万族人,加上辽东故地想养活这大明的一镇之兵就算是以残败的北方也可以办的到。

    但以北方几个省的过百州府和过千县治,凭几万兵怎么守的过来?

    这势必要接纳大量的降兵降将,包括吴三桂和三顺王还有外藩蒙古八旗蒙古,加上明朝降将降兵和降官,维持这么大的地盘,没有稳固的财赋收入是断然难以办到。

    如果光凭北方几省,八旗凭着现在的威慑力可以镇守一时,但时间久了,地方残败无力养兵,降将要么跑掉归南明或是降李自成,要么就是直接占据地方成藩镇之势,八旗会疲于奔命,要么退回关外,要么最后被拖累拖死,断然没有别的可能。

    而南明看似只有半壁江山,湖广是粮仓,闽浙江南两广相对北方要富裕的多,除了湖广北部打过仗之外,还有四川丢给了张献忠被折腾的不轻之外,其余的地盘多半是完好的状态,财赋只要理顺了,潜力却是比残败的北方要大的多。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南明政通人和,维持百万规模的军队和清军相峙,南京方面守住淮河一线,中间的荆襄稳固下来,云贵方向守住四川通道,则最少在几年之内清军不得南下。

    拖久了,北方还是会崩盘。

    没有江南粮食财力供给,北方的崩溃是必然之事,这也是陈名夏看的相当清楚的事情。

    现在留在京师的官员,对满清的武力充满信心,犹豫之处就是看南明是不是能守住淮河一线,甚至是能不能守住长江一线。

    只要守的住,拖住三年以上的时间,北方的清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