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回 先礼后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回 先礼后兵 (第2/3页)

小。”

    夏尧缓缓扫了众将一遍,见没有人提出异议,便一击面前的案台,说道:“好,何将军所言,甚合我意。”说着,自袖中取出一封信函,说道:“这是敦促阿巴海履约交城的文书,哪位将军愿去会会阿巴海?”

    话音未落,何唐自告奋勇地说道:“大人,若论沙场点兵,末将或逊于各位将军;但侦问探讯,却是末将的特长。这跑路送信的小事,就交给末将吧。”

    “不行。”夏尧尚未开口,一旁的秦宗“呼”的一下抢到何唐的面前,大声说道:“虽然侦问探讯你比我强,但跑路送信你可不如我了。元帅,这信还是我去送吧。”说罢就要上前抢夺夏尧手中的信函。

    何唐见状,一把将秦宗拽到身后,对他说道:“我先向元帅请令的,你添什么乱?”

    “你敢说你的腿脚比我麻利?让你送信那是用非其人。元帅,别犹豫了,让我去吧。”秦宗不甘落后,又站到何唐的身前。

    “我去。”

    “我去。”

    何唐盯着秦宗,面现坚毅之色,说道:“若不然我俩一起去?”

    “不行。”夏尧断然说道,此去是生是死,尚不得知,他不愿多一个人冒险。

    “元帅,我俩素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这信就让我俩去送吧。这样路上也有个伴。” 秦宗此言,何尝不是一语双关?

    两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慷慨赴敌,身为主帅既钦佩又无奈。思忖片刻,夏尧站起来绕过公案,来到两人面前,将手中的信函揣进何唐怀中,紧紧握住二人的手,语调低沉地说道:“二位将军,此番收复三城,你们犹是首功。我将上奏朝廷,给二位加官晋爵、封妻荫子。上路吧。”话中含意,任谁也都明白,他是暗示两人,倘若为国捐躯,朝廷一定会善待他们的妻儿。

    “谢大人。”何、秦二人毫无惧色,向夏尧施了一礼,转身大步而去。

    ……

    阿巴海怏怏不乐地坐在右屯卫守御驻地静州城万户府的书房中,漫不经心地翻阅着一些呈文与情报。年初自作主张与大明朝廷签下归还河套三卫的条约,使巴图蒙克大为震怒,不仅褫夺了他的“副汗”地位,甚至连都指挥使也没给,仅仅授了他一个“万户长”的头衔,贬到此地来镇守边关。由此,他心中充满仇恨,但不是仇恨小王子,而是恨大明皇帝、恨搅了他“好事”的陈文祺。为此,他将家眷留在了鄂托克,只身一人前来“赴任”,要在大明朝廷来接收“治权”之时大干一场,以雪前耻。

    “大人,镇守城门的百户长呼其巴图禀报,宁夏总兵夏尧差人前来送信,是否允许进城?”亲兵在门外请示。

    阿巴海一听,马上明白了夏尧的意图,遂扔下手中的呈文,问道:“宁夏总兵夏尧差人送信?有多少人?”

    “两个。”

    “唔,请在城的千户长、金帐武士和‘新附军’统领到演武堂议事,命呼其巴图将明朝信使带到演武堂。”

    “是,大人。”

    万户府演武堂前,四名身着铠甲、腰挂大刀与四名身着铠甲、手握长枪的卫士,伫立在演武堂的大门两侧。宽敞的演武堂里,阿巴海高高坐在面向大门的案台后面,前方左侧,一字排开坐着六个蒙古人。最上首的,是年初阿巴海率领的呈贡使团主要随从——阿尔木,坐在阿尔木身边的亦是呈贡使团的随从、号称蒙古箭术第一的乌力罕。不消说,他们都是与阿巴海同样的原因,被贬到此地;乌力罕下首,依次是千户长布日古德、千户长阿不日格、千户长阿克苏和千户长博尔塔拉。前方右侧,则坐着三个汉人,自上而下分别是:原宁夏右屯卫守备西门风、蒙古国金帐武士邬云、嵇电。

    邬云、嵇电不仅是蒙古国的金帐武士,还是国师的宠信,阿巴海不能不给他们的座位。但西门风不过是大明降将、“新附军”的统领,缘何能得此“殊荣”、而且还高居邬云、嵇电之上?其中另有缘故,以后自然明白。

    何唐、秦宗大步走进“演武堂”,看见阿巴海等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不禁露出鄙夷的微笑;而对沐猴而冠的西门风、邬云、嵇电三人,则视若无睹。

    “大明兵部职方司主事、宁夏总兵府守备何唐、秦宗,奉镇西兵马大元帅、宁夏总兵官夏尧之命,前来向蒙古国右翼万户长阿巴海将军下书。这是夏尧将军的书函,请万户长过目。”

    何唐自怀中取出书信,送到阿巴海面前。

    阿巴海接过信函,顺手放在案上,向何唐问道:“夏尧将军给我下书,所为何事?”

    “将军打开一看,不就知道了?”何唐说道。

    “如此说来,你们也不知道信函的内容了?”阿巴海仍然没有看信的意思。

    “那倒未必。”

    “既然知晓信中所说何事,何不由二位转述?也好让大家都听听。”

    何唐、秦宗二人虽然知道阿巴海装腔作势,但暗中一想,也好,咱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命你交城,看你如何应答?

    “夏总兵的信函其实简单,大概意思就两句话十六个字:还城之约已至期限,三日之内即行交接。” 秦宗朗声说道。

    “还城?还什么城?”阿巴海故作不解地问道。

    何唐早已料到他会耍赖,也不与他争辩,又从怀里掏出一纸文书,抖开说道:“夏总兵的书函将军可以不明白,将军亲笔签下的条约该不会忘记吧?”

    离何唐不远的千户长阿克苏冷不防一把抢过“条约”,转手交与阿巴海,阿巴海略略一瞄,便要撕毁。

    何唐冷笑一声说道:“文书可以撕毁,事实不容抹杀。将军可是瞧清楚了,你手中的‘条约’不过是一张赝品,将军所写的真迹还在夏总兵手里哩。”

    阿巴海脸都不红,强辩道:“谁说我要撕毁它?不错,这是济农阿巴海签的条约,可如今我蒙古国并无济农阿巴海其人,这张条约无异于废纸,撕与不撕有何区别?”

    秦宗嘲讽地问道:“难道说此人已经不在人世?”

    阿巴海脸色一沉,待要发作,随即又干笑一声,点头说道:“济农阿巴海的确已不在世间,眼前的阿巴海,不过是一万户长而已。”

    “这么说,将军是不打算履约守信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