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找钱,找机器 (第2/3页)
是这样说的:“可以啊,我们是见到他本人给你担保才行。你要贷款多少钱,先说好了,是月息两毛的利,利滚利。”
“啊?”⊙_⊙
听完之后,袁晨铭是一脸的懵逼。他没听错吧,月息两毛的利,还要利滚利,放高利贷啊!
也就是说,他借一百块,下个月就得还一百二,再下个月就得还一百四十四,只用四个月本息就完成翻倍了。
简直是吃人啊!
他此时还并不清楚,民国的利息普遍高。
就拿知名人士周树人当年买房来说。
五四运动那年,鲁迅在北京买房,买的是一处四合院,前后三进,房子二十多间,总价3500块大洋。
除了这笔房款,鲁迅还得付给房产中介173块大洋的佣金,办房产证时又要缴给政府180块大洋的契税和印花税,另外为了安装自来水,还得向自来水公司缴纳初装费115块大洋。
房款、佣金、税费、自来水初装费,几项开销加一块儿,差不多4000块大洋了。
当时鲁迅没有足够的积蓄,把绍兴的祖宅卖了仍然不够。于是只好去银行贷了一笔500块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3个月,月息“一分三厘”。
一分三厘就是1.3%,折成年息是15.6%。现在去银行办按揭,为期10年或者15年,年息也不到13%,而鲁迅短短3个月的贷款,年息竟然超过15%,利息实在是高。
不是银行坑鲁迅,故意问他一个人要高利,在整个民国时代,银行的利息都比现在高得多。
民国经济学家吴承禧说过:“中国银行界放款利息之高,真非世界各国之所能及。”
以天津、上海、北京三地的国有银行为例,为期一年的普通贷款,利息最低10%,高的则在16%以上。
而且还不是你愿意支付高额利息就能贷出钱来,还得有地契、商铺、定期存折之类的物品做抵押,要是没有抵押,就必须有富商或者知名人士做担保。
无训当时在教育部上班,绝对能找到担保,所以他去银行贷钱还行,换作一般市民,银行根本不理,急需用钱的时候,只有通过民间高利贷筹款。
民间高利贷的钱容易拿到,利息却比银行还高,月息一般高达8%,还是“驴打滚”的复利,折成年息在150%以上。
比方说,你在正月拿到10万的贷款,腊月就得还上25万,要是当年还不上,来年年底连本带利能给你涨到63万,吓人之极。
当年杨白劳贷黄世仁的钱,越拖越还不起,闹到最后要用闺女来还债,就是这个道理。
鲁迅应该感到庆幸——得亏他是个公务员,没钱买房可以去银行贷款,否则只能走私人高利贷的路子,为了一笔并不算多的贷款,把自己逼成一个真正的房奴了。
而袁晨铭找的钱庄,其实也不是什么正经地方,和放民间高利贷的是一个意思。
另外那么高的利息还有一重因素,就是准备票贬值太快。这眼瞅着又贬值了一轮,利息要是低了,他们就亏了。
打个比方说:今天借了二百准备票,买了一只鸡。
一个月以后,钱贬值了,一只鸡能卖到三百准备票。
把鸡换成准备票,还给钱庄二百四十块,你还赚六十。
钱不值钱,到手的东西才值钱。
于是转了一圈,袁晨铭终是明白,借钱好难啊!
不过,对于老家那头抱有幻想,他也没有停下步伐。
而是找人打听起了谁能买到卷烟机器,哎,别说还找到了。
中国人一般愿意搞组织,抱团。商人有商会,工人有工会,扛包做苦力的搞帮会,就是连乞丐,也得找个丐帮参与进去。
能找机器的,是安定县商会的马会长,一听袁晨铭要买机器,还是鼎香楼的孙掌柜的介绍来的,他很高兴的愿意做这笔买卖的撮合。
就在鼎香楼的包厢了,几个菜一壶小酒,三人说起了这笔买卖。
“马会长,不妨透露一下,这机器是哪里来的,谁卖的,也好让我知道心里有个底啊!”关系到他的发财大梦,对于所有的细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