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71 老子不死,刘春来永远都是村长(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71 老子不死,刘春来永远都是村长(完) (第2/3页)

对。

    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到处去化缘般地寻求资金,就行。

    “真是这样的计划?”

    其他人都走了。

    许志强有些不相信。

    “蓬县不是想要升级成市么?只是靠着蓬县不够。何况,要是只是咱们一家强,果城市也不会乐意啊。他们投入不多,政策什么的可没少争取。在你退休之前,我希望这事儿完成。”

    刘春来平静地看着许志强。

    许志强没有回答。

    看着刘春来的眼睛,以此来判断刘春来是不是骗他。

    “彩电市场,你有多大把握?”

    最终,许志强败下阵来。

    “八成吧。”

    刘春来没说百分之百的把握。

    主要是不确定三年内所有彩电零部件生产是否能达到规定的数量。

    “一旦成功,我们这边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电子产业集群,甚至有可能成为山城跟蓉城那样的区域中心城市。”

    刘春来野心很大。

    电子工业部的想法,谁都知道。

    就准备通过彩电生产来提升国内电子消费产业,打造电子消费产业。

    作为内地城市,没有矿产,没有技术。

    只能提前布局。

    彩电产业即使不赚钱。

    一旦电子产业集群出现,未来在计算机等领域就好操作了。

    基础在这里。

    国家肯定会加大基础投资力度。

    甚至很大的可能会促使西部大开发提前。

    “行,只要我在任上,蓬县就会坚定支持你的计划。”

    许志强说道。

    刘春来没有保证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春来首先就对整个葫芦村的产业做出了改革。

    直接成立了葫芦集团。

    葫芦村村委会变成了葫芦集团众多股东的一个股东。

    而大队内部的股权划分,自然就按照原本的。

    属于大队自身的产业,依然由大队掌控。

    为了确保大队拥有足够的资源不断改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的产业。

    刘春来直接把家具厂以及农业种植公司等按照现有的价值溢价转让给了大队。

    跟别的地方拼命用低价搞公家的资产不同。

    刘春来也没占大队的任何便宜。

    甚至还吃了亏。

    刘福旺跟杨爱群老两口去了漂亮国,杨爱群的养殖场属于她私人的,现在由瘦猴跟麻杆两人打理。

    也没人能镇压得了刘春来。

    所以,即使有人不满,也没法表现出来。

    写信举报?

    根本没用。

    紧接着,刘春来再一次下手了。

    大队的管理,不再是以前那样,村支书由刘春来担任。

    大队长,由大队的人来当。

    但是大队长配置了一个助理。

    助理则是属于职业经理人。

    大队长干啥?

    就是调节邻里纠纷,管鸡毛蒜皮的事情。

    让生了两个孩子还想继续超生的打消多生孩子的念头,也让只生了一个孩子的夫妻努力再造一个出来……

    四县联合生产。

    组织产品的力度,远比从蓬县组织更强力。

    果城市甚至为了这事情连续召集四县干部谈话。

    毕竟,果城市政府也需要跟苏联的贸易利润来刺激整个果城工业产业的发展。

    刘春来懒得理会几个县的干部跟市政府的领导们打嘴皮官司。

    他一天忙得不行。

    手下也没有几个堪用的呢。

    还好,培养的人才都在他给的庞大压力下快速成长。

    随着跟苏联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蓬县、果城、三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在悄然发生变化,而最大受益的就是蓬县这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城,有了钱,县里就可以搞更多的工厂。

    许志强跟吕红涛等人更是拼命地提升蓬县的各种配套,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

    从葫芦村到望山公社这一带的产业集群在中苏工业园的发展下,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园区内吸引了更多的配套工厂落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春来旗下产业进一步调整,当所有人都认为他要扩大规模的时候,刘春来则是开始把春雨制衣厂等产业的股权逐步出售给其他的股东。

    所筹集到的资金,则是用于芯片产业的发展……

    有了春雨制衣厂的大量利润,葫芦村村民们每年的分红越来越多,家家户户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由于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