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九章 颍川书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十九章 颍川书院 (第2/3页)

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词、先贤祠、忠节祠等。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师表”的字样。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来者何人,书院重地,闲人莫入……”还没等子凡和典韦踏入书院大门,一个书童便出口阻止。

    “在下幽州太守吴子凡,听闻颖川书院远近闻名,特地前来请教,还望书童帮忙告知。”子凡笑着从怀中拿出一一串冰糖葫芦,悄悄的替给书童。

    颖川书院作为文学重地,进出非常严格。

    “侯着……”

    拿人葫芦,替人消灾,书童也是快步前去报告,不敢耽误一来子凡作为朝廷命官,二来子凡的名声也是远洋在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儒家士人把颖川书院看成独立研究学问的安身立命之所。书院从萌芽之日起,就和士人“独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联系在一起。创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超世脱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这也是作为最后一片净土的存在。

    这里是读书人的圣地,当然是要给予尊重的,再加上这边的文人说客嘴皮子,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颠倒黑白何尝不能,这是子凡是为了拉感情增加印象的。

    片刻之后,以荀爽为首后面跟随着几个文人雅士缓缓从里而来。

    “不知将军,此次前来未能前来迎接,还望将军不要责怪。”后边的一些文人雅士也是低头一礼,也算是对子凡前来的一种尊重。

    “颖川书院非等闲人可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