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 (第3/3页)

是以为李轩想要学大宋朝廷的,以文御武。而吴用则觉得自己才是第一个上山来的读书人,这两个小白脸凭什么凌驾到他的头上?

    可是不到三天,这些土匪头子就被周瑜和诸葛亮收拾得服服帖帖,心悦诚服了。

    吴用甚至还厚着脸皮,想要拜诸葛亮为师。可诸葛亮看不上他,不予理会。

    笑话,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同时连秀才也考不上的“文士”,哪里能够让诸葛亮满意?

    大唐帝国可是有着不少青年文士,随便找出几个二阶、三阶的天骄出来,不比吴用强出几条街吗?

    仅仅过了一年,水泊梁山上面的兵马已经增长到了五万人。

    其中三万步卒,两万水师!

    为了养活这么多兵马,诸葛亮长袖善舞,暗中垄断了山东河南地区的私盐贸易。

    同时周瑜也数次乘船出海,跑起了海运,也是一条赚钱的路子。

    他们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大宋朝廷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数次派出军队前来攻打,全都无功而返,反而给梁山送了不少俘虏。

    这一天,诸葛亮又来找李轩报怨:“陛下,山寨里面已经累计关了六万俘虏,这些俘虏每天消耗的钱也是很大一笔开支,我们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李轩点点头:“好吧,时机也差不多到了。一个月后我们便正式起兵,渡海东去,攻打高丽!”

    “只要占领了高丽半岛,这六万俘虏全都可以带过去移民。给他们每人分上一两百亩良田,相信他们会很愉快的接受现实,忘记宋朝官兵的身份。”

    在古代,当兵本来就是一种高危险的职业,而且常年离家。

    有些人十五六岁就被征了兵役,五六十岁才被放回来,可见有多么惨。

    若有得选择,又有多少人愿意在古代从军?

    宋朝最为奇葩,因为很多罪犯都被扔进了禁军之中,脸上刺着字,“贼配军”就是这么来的。

    一两百亩地,再加上一个高丽妹纸,足以让这些俘虏移民过去,乐不思蜀。

    李轩既然做出了决定,当天就招集梁山大小官吏,详细交代了一番,整军备战。

    新生的梁山政权,就如同一只刚刚睡醒的雄狮,亮出了狰狞的獠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