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部:聚散 第一章 生在道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上部:聚散 第一章 生在道上 (第3/3页)

越高。而一向老实本分、吃苦耐劳的吴阳和李梅却依然在土里刨食吃,天天过苦日子。眼看生活举步维艰,吴阳不得已就到了杨成志那里当小工挣钱。

    杨成志和吴月结婚以后,吴月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杨成志非常想要儿子,就为女儿取名杨招娣,希望能招来一个弟弟。后来果然如愿,第二个孩子是儿子,他为其取名杨在行,希望他长大以后样样都在行。

    吴阳和李梅只生了一个儿子,是在去医院的途中出生的,那时候齐城县语汇中是没有半路上、半途中这两个词语的,相应的也没有半路、路上、半途、途中四个词,取而代之的是半道上、半道、道上。吴河就为他取名吴道,一是因为他出生在道上,二也是希望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能够越走越宽,能有大出息。

    吴道的年龄比杨招娣和杨在行都要大。他一出生,就浓眉大眼,皮肤也很白。吴河看着他就喜欢得不得了,还对吴阳和李梅说:

    “这个孩子看着就不像个庄户人家的孩子,长大了肯定有出息,兴许能考上大学。”

    吴家人谁也不曾想到,吴河说的话后来竟成了真。从小学开始,吴道就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每次学校开家长会,吴河都要主动去参加,听着老师说吴道又考了第一名,有几门课是满分,他都无比自豪。回来以后,他再和村里的人炫耀一番,说他的孙子如何如何了得,将来肯定是国家栋梁之材。

    后来吴道考上了济州大学毛城分校,成了小黄庄第一个本科生。吴河拿着录取通知书,在村里展览了好几天,最后弄得周围好几个村人尽皆知。

    济州大学虽然在国内并不是顶尖高校,但在省内却是独占鳌头。吴道上的学校是济州大学设在毛城的分校,实际上比济州大学要差很多,但小黄庄的人以及很多齐城人并不知道这两所学校有什么区别,再加上吴家人对别人说起吴道的时候,从来就不提毛城分校四个字,小黄庄人都以为吴道读的是济州大学。

    吴道去上大学前,亲朋好友都请他去家里吃了饭,尤其是杨成志,他还在饭店里点了一大桌子菜。到了开学的那一天,吴河大张声势去欢送。吴阳和李梅终于在杨成志和吴月面前抬起头来了,他们自己虽然挣钱少,但培养了一个大学生出来,儿子好,才是真的好。

    从小学到高中,吴道对自己的名字都是不满意的,因为吴和无同音,吴道就是无道,就是没有道路,无路可走,还容易让人联想到无道昏君四个字。

    上了大学之后,吴道反而开始喜欢自己的名字了。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按照本来的意思理解,就是名无,字灰尘,号灰尘居士。王维未必不知道名字的本意,即使少时不知道,后来他博览群书,名满天下,必然是知道的,然而他并没有改名字,还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才是心无挂碍,才是真正的维摩诘。自己叫吴道,就是吴道好了,无道或许才会真的有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