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范家来人 (第2/3页)
个劳动力才能种的完。
而且,娄烦周围并不像后世那样满山都是梯田,那些低矮缓坡基本都荒芜着,他可以让流民去开荒,还可以在合适的山峪筑堤坝修水塘,一个水塘就能灌溉几十甚至上百亩地。
除了种田之外,他还想扩大矿场的产量。
如今黑山矿场一天才能练三四千斤生铁,对比后世那些年产量动辄几百万吨甚至几千万吨的钢铁厂,黑山矿场就跟过家家似的。
实际上,明代大鉴炉一炉就能达到日产三千斤,黑山矿场两个炉子一日之所以只得三千多斤,是因为孟圭明待矿工过于刻薄,工钱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矿工自然不肯卖力。
秦川对钢铁技术一窍不通,提高产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堆人数,给矿工按斤计工钱,多劳多得。
堆个两千人进去,再提高劳动积极性,一天也能炼个两万斤出来吧。
明末生铁很便宜,百斤也就一两银子左右,熟铁百斤一两三钱,各地价格略有差异。
原本孟圭明给矿工的工钱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秦川给矿工加工钱后,两万斤生铁的人工成本七十两左右,再吃掉二十石粮食,约四十两银子,炉税铁课约八两银子。
也就是说,假如矿场日产两万斤生铁,秦川每日能赚大约八十两银子,再扣除矿工死伤抚恤,一年两万五千两是有的。
这两万五千银子能养两到三千兵。
若能日产十万斤铁,就能养两万大军。
这是一笔好买卖。
若有足够多铁匠,能把生熟铁都变成铁件的话,只会挣得更多。
这两天来投的几百流民中就有不少边军匠户,其中有两户铁匠,一户父子四人,一户夫妻两人。
令秦川欣喜的是,那夫妻匠户擅长打造御林长刀,也就是五尺和三尺七寸两种规格的苗刀。
而那父子四人,虽然不擅长打造兵器,但曾造过火器,鸟铳三眼铳甚至虎尊炮都造过。
对秦川而言,这两户铁匠都是宝,尤其那父子四人。
秦川当然不指望半天才能打一枪的鸟铳和射程准头都烂得一逼的三眼铳,他想弄遂发枪。
那父子四人有造火铳的经验,只要舍得花时间和铁料,总能弄得出遂发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