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3【买不起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13【买不起书】 (第2/3页)

北城区。

    北城区的风貌又不一样了,这里的汉家平民最多,相对而言也更加繁华,终于稍微有那么点省城感觉。南城区的汉人也多,但十有八九属于军户,富的穿金戴银,穷的身着片缕,贫富差距异常明显。

    在袁刚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一条街道。紧挨着好几家店铺,都是在卖文化用品,甚至还有专卖书画和古董的铺子。

    沈复璁的精神变得亢奋起来,他在这里终于找回熟悉感觉,遇到什么铺子都想钻进去看一看。

    来到书铺,沈复璁先是浏览杂书,连连摇头,大为失望。

    这里的杂书种类很少,要么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陈旧小说,要么是佛经、药典等专业书籍。至于近些年的文学作品,沈复璁只看到两本弘治朝的诗集。

    再看科举参考资料,沈师爷更加失望。

    江南那边,乡试墨卷三年一印。此处的墨卷,竟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而且是成化朝的江南旧卷所翻刻。

    皇帝都换了两个呢,贵州城的科举资料更新速度,还赶不上大明皇帝的更新速度。

    无奈之下,沈复璁捡了套相对精美的《四书集注》,问道:“此书什么价钱?”

    店主看他们俱皆穿青人打扮,根本不想做生意。但毕竟身为读书人,基本涵养还是有的,回道:“三贯。”

    “这他娘也要三贯?”

    沈复璁气得差点把书扔了,愤然道:“若在江南,这套书顶多三百钱。用纸就显得粗劣,由品相下等的扛连纸所印。还有这用墨,有些地方字迹都快糊了,你这使的是什么鬼墨。还有这排字儿……”

    沈师爷一口气说了好半天,把手里的《四书集注》贬得一无是处。

    店主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态度积极起来,拱手道:“朋友是江南来的读书人?”

    沈师爷听到“朋友”这个称呼,不禁问道:“阁下也是秀才?”

    店主更加热情:“弘治八年进学。”

    “果真是朋友,”沈复璁正身站立,认认真真作揖道,“鄙人成化十四年进学。”

    店主变得恭敬起来,也作了个长揖:“既如此,在下须称晚生。”

    沈复璁立即将店主扶起:“不必如此客套,你我皆为朋友。”

    袁刚、袁志和王猛三人,对眼前这出戏搞得有点懵,没明白两个读书人怎么就熟稔起来。

    袁刚趁机教育儿子,低声说道:“看到了没?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正德初年的士林风气,还没有完全败坏。

    只要考上了生员,便可互称朋友。即便一个是秀才,另一个是进士,那也是真朋友。

    如果仅为童生,就没资格做朋友了,只能被人称呼为小友。一个十八岁的秀才,遇到八十岁的童生,都能心安理得喊一声小友。

    至于晚生,则是学弟面对学长、晚辈面对前辈,用来表达尊敬的自我谦称。

    这种现象,再过几年就会慢慢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