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势如破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2章 势如破竹 (第2/3页)



    但如果当初曹操选择曹植继承大位,想必司马懿也活不长。所以尽管曹植苦苦哀求,司马懿不为所动。气的曹植破口大骂,最后愤愤的回到邺城等死。

    两年后,刘琮再次兴兵北伐,这一次三路变成了四路。魏延、郭淮、庞统领兵出潼关直扑洛阳,邓艾、法正、庞德出宛城率兵攻许昌,陆逊率兵出合肥向兖州进兵,甘宁、徐庶则从建业出发一路北上取徐州!

    四路大军一共三十几万兵马,加上民夫超过了六十万,号称百万大军!刘琮也第一次有了当年曹操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概。经济、人口占着绝对优势,加上刘琮以中兴汉室为名占着大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大汉想必魏国拥有更先进的兵器和训练方法。

    这一次北伐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先突破的是东边的陆逊和甘宁,甘宁在席卷徐州之后挥师西进与陆逊二人迅速瓜分了兖州大部分,而西路的魏延也在魏国手忙脚乱的情况下攻下另一座重要城镇洛阳!

    洛阳失守让原本在许昌附近僵持的司马懿、邓艾两军形势瞬间变化。洛阳往北就是河内,河内往北就是邺城,如果邺城被攻破,许昌的司马懿就会面临四面被包围的局面。

    而且邺城是魏国的首都,象征意义更大,失去了邺城,司马懿和其他所有的魏军将士也失去了抵抗的意义。所以此时的司马懿恨只恨没有两个司马懿,或者张辽还活着。如果张辽等人还在,一个守洛阳,一个守许昌,假以时日或许还能扭转颓势。

    但历史没有假如,这是一个乱世,刘琮一心要统一华夏,自然不会心慈手软,魏国大将只要落入手中不投降自然就要去见曹操。洛阳失守,司马懿便是有心无力,他想继续在许昌与邓艾、法正等人斗智斗勇。但曹丕坐不住了,现实也不容他继续在许昌待下去。

    司马懿是现在魏国唯一的大梁,他没后退一步,就意味着魏国失去大片土地。但现在司马懿又面临当初匆匆退出宛城的尴尬局面,如果不去阻止魏延,魏延将长驱直入直捣邺城!

    但让出许昌,刘琮肯定不会让魏国再有机会多下来,接下来陈留、濮阳会相继被占领,那么魏国就会被逼到黄河以北!司马懿盼着奇迹的发生,奇迹却迟迟没有来,而来的却是陆逊大军。

    陆逊在经过小沛之后按照约定直扑许昌,目的就是为了牵制住司马,中路邓艾与陆逊不求战果,而是尽最大可能拖住魏国的有生力量,为东西两路魏延和甘宁创造突袭邺城的机会。

    东西两路只要任何一路逼近邺城,整个魏国便会土崩瓦解!许昌再固守也就失去了意义!陆逊没有让刘琮失望。来到许昌之后,司马懿想跑也没有机会了。三倍于敌人的兵力,加上两个年轻睿智的将领指挥才能丝毫不输给老辣的司马。

    在司马懿率部突围的第三天,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司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