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满天星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番外:满天星斗 (第2/3页)

皇帝不是为了大禹去的,而是去威服四方,有人告诉他这有个会稽山,是大禹陵,于是秦始皇就祭奠一下。

    说白了,今会稽山更可能是越国为了种种目的而决定的。大禹当年会盟和埋葬的原地址,早就不知道了。

    除非挖出大禹陵。

    良渚确实是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知最辉煌的文明。已知最早‘中国’的龙山文化,继承了良渚很多工艺和文化因素,但也有巨大的改变。

    龙山文化,严格来说,应该叫‘龙山时代’,是考古学上一个重大分水岭,指的是4900年前开始,海岱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大量的新石器文化,开始向龙山文化转变。

    从此进入万国林立的城邦时代,各个地区都开始建城。直到出现‘陶寺文化’、‘石峁文化’等特大的古王朝性质的城市遗址群。

    各地的龙山文化,都有区别,不是同一个政权。都是扎根于本土,继承了本土特色,没有丢失本土原有文化内核的。

    相反,良渚的核心东西,反而被魔改了。比如最关键的良渚神徽‘神人兽面纹’,在龙山以及后续的夏商周文化里,成了‘饕餮纹’,铸在鼎上。

    黄河流域大量的文化,继承了‘兽面’的部分,抛弃了‘神人’的部分。

    相反,长江流域的石家河、三星堆等文化,着重继承了‘神人’崇拜。

    可以看出它们吸收了部分良渚文化,而非被替代。

    华夏本来就是个兼容并蓄,不断壮大吸收外部文化精髓的文明。

    比如我们最初的‘龙’,是没有行云布雨功能的。山海经里能纵大风雨的,只有‘风伯雨师’。

    《诗经·小雅》写‘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尚书·洪范》写‘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好风的是‘宾星’,好雨的是‘毕星’。

    《周礼》‘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玄注:‘雨师,毕也’。

    上古时期所有的‘神’,都对应天上的一颗或者多颗星星。我上一篇也说了‘归天者神’,只有重要人物死后,才能归天,嫔于上帝。就是给上天成为星星,陪伴上帝。

    龙自古就是苍龙星象,是典型的星象崇拜,它的功能是给神踩乘的。注意,是踩得,不是骑得,山海经里大量的‘乘两龙’、‘践两龙’,就是如此。

    没有一个先秦典籍,说龙在水里。

    龙自古就在天上。发大水了找河伯,干旱了打旱魃……没有求龙王的。

    为什么后来龙来管下雨了?那是佛经翻译者的锅,把娜迦翻译成了龙……

    但即便如此,两汉魏晋官方都不认可,只是唐朝民间开始流传龙行云布雨,直到宋朝官方才顺应民心,正式建立龙王庙……

    南宋赵彦卫写了本《云麓漫钞》就说了这个事:“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

    这本书你们看名字可能不像什么权威书,其实整本书写了大量的知识点,天文、地理、名物制度、方言俗谚、诗词遗文,类似于古代的百科。中华藏典网站有这本书,你们可以去看看。

    总之我们的龙,吸收了大量外部设定,代代层累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凤也一样,凤凰根本就没有什么浴火重生的设定,甚至都没有火凤的说法。

    凤凰就是神鸟,百鸟之王,统管一切飞禽,传达上帝的旨意,寓意美好与和平。

    山海经里描述的很清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

    ‘是鸟也,自饮自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祂的能力就是天下太平,就是个祥瑞,出现就代表着美好。

    为什么变成不死鸟了呢?翻译的锅,把西方的菲尼克斯翻译成了凤凰……

    还有上帝也是这样,帝是华夏文明至高意志,是绝对古朴且正统的信仰,代表的是天象,是北极那颗不动的星。

    后来的昊天上帝,东皇太一,都是指它。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昊天上帝,则我不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可现在一说上帝就想到圣经,还是翻译的锅……

    但不管是龙、凤、上帝,都还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从来不会觉得祂们是娜迦、菲尼克斯与耶和华。

    这就是吸收文化包容兼蓄而非被征服。

    良渚文明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它在距今4300年前,神秘地消亡了。

    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海侵导致良渚人失去家园,被迫迁徙,分散各地,融入了其他文化。

    第二,被外敌入侵,灭亡了,文化被敌人吸收。

    第三,自我消亡了,因为太侧重宗教神权了,大量的生产力用于制作玉器,浪费了太多社会资源。但是因为长时间的交流融合,其他文化吸收了它的工艺。

    都有可能,其中第一种可能最大,继而衍生了‘良渚北上征服论’。

    但我认为征服实在太扯,更可能的是部分族人带着技术加入了北方。

    这就必须从考古发现入手了。

    ……

    首先介绍一下,古中华大地,新石器时代的几大文化圈。

    燕辽区、海岱区、中原区、甘青区、巴蜀区、两湖区、江浙区。

    当然还有两广和更北边的地方也有很多新石器时代文化,但兼容较少,姑且不谈。

    燕辽地区,比较著名的就是小南山、兴隆洼、红山文化。

    小南山距今9000年,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匕形玉佩、觿形玉佩、玉管、玉珠、柱状玉玦、玉璧、玉环、玉锛和玉斧等,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性用玉遗址。

    兴隆洼距今8200年~7200年,玉器有柱状玉玦、玉斧、玉锛和匕形玉佩,有距今八千年,我国最早的磨光真玉器。发掘一对大型玉玦,制作精美,直径约6厘米,是迄今发现兴隆洼文化珏饰中最宏大的杰作,被称为“玉玦王”。

    最后就是著名的红山文化。

    当然辽河流域还有很多,并不是只有红山文化,只是学界通常把红山当做辽河流域的文化代表。

    大概距今6000年~5000年,以极度精美的玉器著称于世。分布极广,称霸燕山以北,已经发现有近千处遗址。

    器型以动物形象为主,玉龙、玉凤、玉猪、玉龟、玉鸟、玉蝉、玉鱼、玉人等,其中c形碧玉雕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龙形象,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其实还有更早的龙,但是用石头堆砌的,也在辽河流域。

    红山的牛梁河遗址有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五冢一祭坛,形成了完整的祭祀体系。

    有个冢长130米,南北宽45米,共占地5850平方米。其中一号墓规格最高,四周砌筑石墙,内部四面砌有石阶,证明当时等级观念已经形成。

    还发现了占地面积7*18米的女神庙,出土的陶制女神像,有人称之为最早的女娲。

    是不是女娲不知道,但高等级的祭坛,大量精美玉器以及女神庙的出现,说明红山文化是母系社会,且有女神崇拜。

    再加上数量众多的精美玉器,红山文化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已经同时期极度发达了。

    ……

    海岱地区,也就是指山·东,以及苏北和徽北。

    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海岱龙山文化一脉相承,没有中断过。

    这里只说最出名的大汶口文化,距今6200~4600年。

    它以蛋壳黑陶著名,非常精美,薄如蛋壳,轻盈清脆。

    怎么做的,用料啥的,都大概知道,但现代陶艺技术无法复刻。

    该文化还出现了早期文字“丁公陶文”,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行文,但无法破译。

    良渚也用黑陶,但却没有蛋壳黑陶精美。整个良渚只挖掘了极少量的蛋壳黑陶,是从大汶口文化进口的……

    ……

    中原地区、甘青地区可以放到一块说。因为都是仰韶文化的一部分。

    受仰韶文化影响的遗址非常多,陕·西,河·南,山·西,甘·肃,青·海,湖·北,河·北和nmg南部地区,都有……

    学界因此把距今7000年~5000年这个时间段称之为仰韶时代。

    它有三大典型文化,和四大非典型文化。

    三大典型,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地区也不同,大约算是三代‘王朝’。

    陕·西,半坡文化在距今6900年至5800年之间。

    河·南,庙底沟文化在距今5900年至5600年之间。这个类型分布范围最广泛,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它更是北出塞外,影响到达了河套至辽海地区。被称为‘庙底沟化’。

    山·西,西王村文化在距今5600年至4900年之间。

    非典型仰韶文化的四大类型,后岗一期终结于5500年前,大河村文化终结于4900年前。而距今4700年,大司空文化和下王岗文化也都消失,至此仰韶文化才彻底消亡,前后有两千多年。

    这两千年,又被叫做‘仰韶温暖期’,当时大家生存压力都不大,所以没有催生出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甘青地区,还有个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支,已经独立脱胎,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距今5700年,它发掘出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刀。

    后来的夏商周,仰韶文化要素确实少,但那是因为仰韶文化主要体现在彩陶上,而随着生产力革新,当然也就不会继承下来。

    不过其文化内核,信仰方面,还是继承了。

    比如北斗崇拜,天象崇拜。双槐树遗址,即所谓的‘河洛古国’,固然不算什么古国,但北斗崇拜无疑是华夏的神话核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