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能否幸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能否幸福 (第3/3页)

,华夏人和日本人相比,拍马也追不上,那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共和国,国人确实有过“三转一响带咔嚓”,“四十八条腿”之类的故事,还有过施胜杰的关于彩礼的相声。

    可实际上这些和日本的风俗相比,那你看看还像什么样子。

    华夏小伙子应该大叫阿弥陀佛,太幸福了才对。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国人现在太穷,几十年后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为了结婚咱们小伙子得买房和买车,否则就没媳妇。

    其实还是一样的。

    千万别认为日本姑娘就不要房不要车,就想实心实意找个好男人要过日子。

    三十年后会有这种日本姑娘,这是因为三十年后的日本经济早就完蛋了。

    那个时候,日本婚恋市场到底行情自然也早就随之崩盘了。

    你换现在这个时代试试?

    宁卫民最清楚不过,这个年代的日本姑娘是价码最高的时候。

    日本娘们嫁人,照样也要房要车,甚至还要更多,把结婚都变成了“劫婚”。

    所以说发扬风格的日本姑娘不是纯天然,也是跟着时代脚步,受环境变化影响,一步步被锻造出来的。

    而且退一万步讲,华夏的彩礼好歹是实惠东西。

    日本人花在结婚上的钱那是统统打了水漂。

    都给婚礼公司和化妆公司这种大老虎拿去了。

    在日本,一对新婚夫妇在婚礼上的风光之后,好像能留下的就是订婚和结婚时买下的两对戒指。

    那也是白金的,镶钻的,买的时候是挺贵的,可想卖就变得不值钱的玩意。

    你能说日本人这智商在线?

    或许好多人认为日本是发达国家,比共和国富裕得多,人家这么花钱也属正常。

    追求的生活品质不一样了嘛。

    其实这更是一种谬论。

    要知道,日本三十五岁职员平均月收入三千美元,但是物价比加州高五六倍。

    而日本的所谓“中产阶级”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反而不如第三世界的华夏,光从水果消费方面就能看出来。

    所以经常有日本人家为了儿子结婚攒多年的,吃泡菜过日子更是日本新婚家庭常见的事情。

    像左海佑二郎和美代子这样贫民出身,赶上时代巨浪,而且夫妻俩都选对职业的,纯属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才能在短期内积累如此客观的财富,够他们结婚的。

    可这么辛苦攒下的钱都扔在这种面子工程上了,这不是傻是什么?

    而且这种婚礼的应酬,也占掉了日本很多人大量的时间,那或许比浪费金钱代价更高。

    说句不好听的,宁卫民待在日本两年多了,他其实早就发现,日本人真的没有大局观。

    大多数人在小处很会节省,比如用洗澡水洗衣服这种习惯,非日本人想不出来。

    但是大处就常常为了面子不顾一切。

    左海佑二郎并不是唯一一个愿意做这么华而不实之事的日本人,像他这样的日本人有太多太多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大体如此。

    归根结底,或许还是受小国寡民的本质局限。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再好的感情也需要经济支持才能维持。

    贫贱夫妻百事哀,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华夏人对于每个人生活必经的大事,所总结出的至理名言,是整个华夏民族能看破时间迷雾的本事。

    要依着宁卫民的观点,找书苑 ww.zhaosuu左海佑二郎和美代子的婚姻能够幸福关键也就存在于一点之上了。

    就是左海佑二郎能不能尽到丈夫的职责,按时把工资一分不少的交到老婆手里。

    而美代子也要有足够的本事,管好家庭的开支账目。

    如果她能在周全婆家娘家,给丈夫零花钱之后,还能用有限的财力安排好家庭的正常开支,那么他们就会是幸福的一对。

    大概率会白头偕老,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的人生。

    宁卫民望着眼前这一对深陷幸福中的新人,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当初在谷口主任家与他们俩刚刚相识的情景。

    那个时候,又何曾会想到他们两个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希望如此吧,他们两个既不是坏人,也赶上了好时候,幸福的机率还是比大多数人要高不少,命运永远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