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一) (第2/3页)

。”郑文淑不知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又不好问得,只能报以浅浅的微笑。

    “这是您大儿子,这边是小儿子,”冯舒华仔细瞧着照片,“对了,他叫什么来着?”

    “叫岑新锐。”郑文淑仔细看了一下对方手指着的小儿子,说道。

    “真精神。”冯舒华盯着照片中的男孩,再一次称赞。在她看来,岑家四个儿女固然都长得非常周正,大女儿甚至称得上很漂亮,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小儿子。她觉得照片上的他年纪虽然不大,眉眼间却透现着一股英气。

    “冯同志,坐会吧。”看着她下意识地脚擦脚,郑文淑邀请道。

    “好的。”冯舒华也不推辞,在房内方桌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随即又说道,“您别客气,叫我冯舒华好了,要不叫小冯也行。”

    “那我就真不客气了。”郑文淑笑了。

    “我不渴,您别忙活,”看着郑文淑将手伸向桌上的茶盘,冯舒华连忙表示,“坐下说说话就行。”

    “没事,渴就喝,不渴就放在这儿。”郑文淑一边斟上茶水,一边在方桌的另一侧坐下来。

    “谢谢了。”冯舒华见状,心中一动,觉得对方如此讲求待客的礼数,显然是一个好说话的人。于是便问起了自己早就想问的一个问题:“听说在这个院子内住过的很多人都搬走了?”

    “是的。”郑文淑谨慎地回答。

    “这地方很好哇,为什么要搬走?”冯舒华不解了。

    “这——”郑文淑觉得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但看着对方明显着是在等着自己的答案,“他们都给下放了。”

    下放?骤闻此语,冯舒华似有所不解,但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马上便想起来了。

    在调进城关镇之前,她听丈夫说起过,今年年初,在将积压三年之久的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农村之后,很多原本居住在县城里的居民迁徙到了乡下。至于最早提出动议的,则是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现县革委会办事组组长洪达轩。而洪的说法,则是他受了甘肃会宁县做法的启发。

    就在她没有想好是否向对方探询一下哪些人已被下放的时候,院门外传来了呼叫声——

    “冯主任,冯舒华主任在吗?”

    “谁呀,是叫我吗?”冯舒华闻声,站起来向门外探望着。

    “是我,办事组小谭。”随着外面传来的脚步声,走进一个精瘦的小伙子,对着她急急地说道:“执行组逮住了一个大家伙,于组长他们等着你回去处置。”

    “好的。”冯舒华闻言,朝小伙子点点头,转身对郑文淑说道:“郑姨,感谢您的接待,我有点急事,就暂时告辞了,以后再来向您讨教。”

    “你有事,先忙着。”看着冯舒华起身,郑文淑口里应承着,身子也随之从椅子上站起来,陪同对方一起走到屋外。

    冯舒华风风火火地走了,边走边和小谭说着什么。

    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郑文淑站在门口,许久没有挪身。自从同院的马婶和晁婶搬走之后,这个院子还是第一次迎来新房客。虽然从接触的情况看,这位姓冯的干部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但她还是非常怀念相处了十多年的老邻居,以至于她一直不能释怀。

    去年冬天,也就是新锐、郝治家、邵一山、麻平这些学生伢子被下放到农村的第二年年尾,县里又下放了一批居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那些不在下放之列的人们在看到居委会的榜单后固然松了一口大气,可那些榜上有名的人们却不能安生了,他们无可奈何、极不甘心地离开生活了好多年甚至几辈子的衙后街。

    马婶是衙后街第一个被催促离开的。尽管县里的决定使她很是震惊,但得知这一决定不可抗拒之后,还是归于了平静,没有流露出稍多一点抗拒的情绪,只是央求相关部门允许她稍缓两天。

    “为什么,早走是走,晚走也是走?”对于她的请求,镇上来催促她搬家的人员不能理解了。

    “我肯定会走的,只是腿有病,走不动,只能等人来接。”马婶央求道。停了停,又说:“我已搭信去了,接我的人过两天就到。”

    “真的?”催促者有所不信。

    “她的腿真的有病。”看到这种情况,郑文淑在边上替马婶说着话,尽管她一直担心自己一家的命运。

    “是么。”听到郑文淑这样说,催逼者最终松了口:“那好吧,就多给你两天。”

    听到这,马婶没有吱声,只是将感谢的眼光投向了郑文淑。从那无声的交流中,郑文淑感到了她的悲苦。

    果然,两天之后的凌晨,马婶走了。她走得悄无声息,连同住一个院内的郑文淑都没有察觉。只是后来听人说,她是被两个成年男子接走的,一个背着她,一个挑着一担她的日常用品。至于几件简陋的家具,则是过了好一段时间方有几个面孔陌生的人拿着她的钥匙,开门搬走了。

    马婶走后的第三天,隔壁院子尚副主席一家也走了。

    “唉,他不是有工作吗,再说他家雄飞也不到下放年龄啊?”看着尚副主席一家将家什从院内搬到巷道,再装上雇来的板车,围观者中有人提出疑问了。县里头颁布的文件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