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放学后留一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章 放学后留一下 (第2/3页)

题,阅读了一遍。

    数学上有些词语的表达形式就是这么有意思。

    比如:“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若单独从文字角度来说,前面两项就没什么差别。

    方年很快列式,将判断条件写了出来。

    尽管按照常理,高考试卷上是不会出现判断题的。

    整张试卷只会有三大题,第一题选择,第二题填空,第三题解答题。

    以方年的角度猜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形式,应该是朱建斌有意为之,或许是怕有学生通过渠道寻找到类似的题目,所以多绕一道弯……

    转眼便是七月份最后一天的晚自习最后五分钟。

    方年终于完成了朱建斌给他的三张试卷的全部答题。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答题率只有95%。

    必修5的范围毕竟没有覆盖到理科数学的全部课程,有一部分题目在这样的基础下,是没法得到答案的。

    理科数学的安排在必修以外还有选修2-1,2-2,2-3以及更选修的4-1,4-5。

    方年的复习任务其实只完成了一半。

    “慢慢来慢慢来,得享受过程。”方年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收起了试卷。

    这些天里除了大桥这个名词从174班扩散到了整个高三以外;

    另外一个词步兵也随之扩散。

    始作俑者,年轻的方年同学几次被柳漾等一些女生私下问过新出名词的意思。

    方年认真解释:“可能是在讨论军事,研究骑步兵战斗力不同吧。”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个晚上,174班101寝室的男生谈兴很浓。

    在宿管员查完寝之后,大多数人没睡。

    都在讨论明天放假后应该干什么。

    “今天班主任说明天上完第五节课就放假了,比以前早一节课。”

    这也是方年从高一开始的放假特色。

    棠梨所在的县城乃至市,都属于散落居住区域。

    与城镇有较大的区别,辽源广阔,

    一般来说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村一级的小学,多以镇乡一级为单位组成初中,以市县一级为单位组成高中。

    整体来说上学的过程就是从村到乡镇再到市县的过程。

    在这种形式下,一多半学校初一开始就实行寄宿制,高中必然是寄宿。

    棠梨八中是仅有高中三个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