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 (第2/3页)



    降职已经是法外加刑了。刘定之已经考虑了朱祁镇的想法了。

    朱祁镇似乎明白刘定之的想法,说道:“先生觉得,反对新法的人都有谁?”他不等刘定之说话,就自问自答道:“反对一条鞭法的人,朕是知道,无非是乡绅大户,一条鞭法,宽下而严上,他们自然不乐意,还有一些是穷困的地方,一条鞭法,富庶的地方更乐意一些,这朕也理解,但是反对废除胥吏,又是什么的人?先生可以为朕解惑吗?”

    听话听音,刘定之自然能听出来,朱祁镇是有话要说,他才不会真回到这个问题,而是立即行礼说道:“臣愚昧,不明其中奥妙。”

    朱祁镇轻轻一笑,他也知道,刘定之不是真不明白。当然了,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答案。

    当然了,这些答案并不是错的。

    不过,朱祁镇此刻要说来的,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

    朱祁镇淡淡的说道:“有人以大明财力不堪重负来说朕,朕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但是问题是,真有这样的想法有几个人吗?”

    “或者说,真心担心大明财政不堪重负的人有多少?”

    “百官都是做如此想的吗?”

    “未必。”

    刘定之听了,心中微微叹息。

    他知道朱祁镇说的并不错。

    大明百官之中,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也有大奸大恶之人,但是最多的却是普通人。大部分普通人,他们是不会关注太长远的事情了。

    有一个例子,就是乾隆年间满清国力最盛的时候,乾隆做了一项决策,那就是给绿营兵加俸禄,一下子将满清的常规开销增加了几百万两。

    但是有人就知道,这一件事情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因为清廷国力负担不起。

    结果不到乾隆咽气,这一项超支,就将清廷的国库拖得够呛。

    当然了,清廷国力中衰,自然不是这一个决策的问题,但是也看的出来,百官看似大义凛然,但是真要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直言犯谏却是少的。

    而且真要算起来,大明而今的开支,支持改革虽然有些紧张,并不是不能坚持的,只是有一些财政都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日本银矿,每年为内库增加几百万两银子,只是到底能维持多少年,就不说,日本银矿枯竭了,单单说日本情况有变,这笔钱就未必能到帐了。

    朱祁镇继续说道:“那么这么多人反对,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快意?卿是做过地方官的,为什么胥吏为恶?”

    “朕将这个问题,问过大多数地方官,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