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 (第2/3页)



    ,按照朱祁镇的意思,有很明显的倾向性。

    将大明律流传到而今的种种不便,都写了出来,暗示要修订的大明律。特别就此事征求天下百官的意见。

    当然了,明报之上,不仅仅有商辂的文章,还有内阁大臣王文的文章,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文章。

    已经朱祁镇觉得有争论的奏折,总之洋洋洒洒好几十页。

    朱祁镇还是比较满意的。

    朱祁镇说道:“弘载。”

    商辂立即说道:“臣在。”

    其实说起来,商辂要比朱祁镇大上十几岁,但是在朱祁镇心中却觉得商辂是晚辈,对他的称呼,与其他老臣不同。

    朱祁镇说道:“朕的意思,你也明白了,今后通政司乃是朝廷最重要的喉舌了。你要为朕管好了。”

    商辂说道:“臣明白。”

    朱祁镇没有明说,但是他知道以为商辂的智慧,自然能够理解清楚了。随即又说道:“其中分寸也要拿捏好,不要让有些人以为朕不让他们说话。”

    商辂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这就是明显既要得了实惠,又要立牌坊。

    在这关于大明律修订与否的讨论之中,商辂既要拉偏架,保证讨论的主旨不脱离控制,又要保证不让人看出端倪。

    要胜利的漂漂亮亮的。

    其中自然有难度,不过商辂对玩笔杆子还是有些信心的,说道:“请陛下放心。”

    朱祁镇又捏了一下样报,说道:“这一份卖多少钱?”

    商辂说道:“还没有定价,却要少府那边确定成本之后再定价。”

    朱祁镇也知道大内本来就是印刷作坊,之前朱祁镇所印的《大藏经》《正统道藏》等等大块头,都是由大内经厂做的。

    即便是划到少府之后,刘定之将很多小作坊都发卖出去了,但是经厂依旧没有动,毕竟不说大内,朝廷都有很多印书的任务。

    特别是朱祁镇推进了铜活字之后,天下更是掀起了一个收藏大内本的高潮。经厂也多印佛经,无他,这东西卖得最好。也算是一个盈利单位。

    朱祁镇说道:“十文。亏的由内府补贴。”

    朱祁镇不是不知道民间疾苦的,大明书价较前代低了不少。那些宋刻本,或者各种精装稀有的版本不说,一本书大抵在七十文到一两钱之间。

    而这明报一刊,铜板又是好纸。几十篇文章政令,内容比一卷书相比不差多少。要知道古代一书籍字是比较大。一般没有多少内容。

    按照市场价的话,一钱银子,或者更多一些,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