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 (第2/3页)



    民夫百姓,都大堤之下休息,随时准备上堤。

    而在大堤之上,百余步有一个在巡查并监视水位,一旦水位太高,就会立即敲锣,让下面人上来要泄洪,要么加固堤坝。

    这并非大清河这一次的景象,而是整个河北的缩影。

    在于谦的主持之下,整个河北几乎所有壮丁此刻都动员起来。于谦将整个河北地界,分为三等,第一等就是影响重大,必须死守,否则损失太大了,而大清河一线,就是这样的。

    其次就是大工粗成,可以守堤。但是如果撑不过去的话,可以放弃一段。最后就是不管的地方,干脆就是泄洪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将河北水利全部整修一遍,是一个极大的工程,而且河北的人丁其实也不多,远远不能与后世相比。

    人丁不多,劳动力少,即便从河北山西山东招揽了不少流民,这数量依旧不多。

    劳动力不多,想全部修整好,一来不大可能做到,二来有些贪大求全了。毕竟河北满打满算一千多万人,只需保证这么多人的耕地就行了,其余的地方,就可以放一放了。

    必须要守住的地方,都是水利条件比较好,而且是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于谦首先下手的地方,可以说就是太行山脚下一带。

    因为这里存在高度差,自古以来留下的水利条件比较好,受旱灾多,可以不受洪水,即便是有洪水,也是一下子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悖常识的结果,也就河北繁华的地方,并不是临河临海的地方,反而是在太行山脚下与平原过度的地方,才是比较重要的粮食产地。

    保住这里,就是保住了河北今年的秋季的口粮。

    还有就如大清河附近,虽然面对的风险很大,但是国家也下大功夫整治了,这石堤的坚固程度,决计不在北京城墙之下。

    这几处是要必保的。

    至于那些距离湖泊太近,在数个河道汇集的地方,还没有来得及修整的地方,干脆当做泄洪区。

    而次要地带,就是泄洪区与必保的地方一个缓冲。

    这些地方进行了一定的水利修整,理论上是可以守住的,但是毕竟新修的堤坝,都是夯土结构,很难打包票的。

    于谦的严令之下,各地地方主官全部在大坝上办公。

    整个七月,河北就处于下雨与将要下雨之间。

    在七月下旬,于谦不得不下令,大清河泄洪,洪水从大清河南岸汹涌而出,将白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