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 (第3/3页)



    朱元璋认为粮食,农业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够用就行了。朱元璋时期就有好多次罢矿之事。

    当朝廷兵器不够用了,好,开矿取铁,当够用了,就将这铁矿给放弃了。在北京就有一触铁矿,就是遵化铁矿,时开时罢断断续续的。

    对于私人开矿,也是不允许的。

    因为吸取元亡教训。

    元朝之亡,都认为元政太宽。

    对下面的约束不到位,在修黄河聚集了太多人手,这才有红巾军的产生。

    所以,大明对下面百姓私下聚集的事情,管理很是严苛,而采矿更是无数青壮聚集在一起,而且在一起劳动。

    可以说,只要有兵器,立即就能聚集成一支军队。

    更不要说他们是开矿的,说不定自己就能打造兵器。如此一来,明朝对私人开矿之事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很多事情,并非堵就能堵上了。

    民间的需要,总要人补上去的。其实朱祁镇并不知道,而今正是民间矿业迅猛增长的时候,只是朝廷依靠的是官府矿业。而对明间矿业征税上从来没有多少。

    增长最迅猛的就是铁矿。而门头沟这里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

    朱祁镇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朱祁镇将这一件事情,记在心上,而今不是管这个事情的时候,甚至明代到底有没有专业管理矿业的部门。

    这些事情在汉代是归属于少府的。

    而今这事情到底归属于哪里?是工部,还是内廷。如果归属于内廷,又是内廷那个衙门管?

    朱祁镇问道:“门头沟的煤,百姓能不能用得起?”

    曹吉祥说道:“奴婢以为,大抵是用不起的。”

    朱祁镇说道:“为什么?”

    曹吉祥说道:“虽然北京附近少有柴火,但是一些边边角角还是有一些草木的,百姓自己院子里面也是种些树木。所以对百姓来说,他们宁肯花些力气,而不是去卖煤。”

    朱祁镇说道:“是朕想差了。”

    对真正穷苦百姓来说,力气是不要钱的,而煤是要钱的。

    只要是要钱的东西,都是用不起的。

    朱祁镇没有去门头沟看过,但是想来,这些煤矿都是用最原始的办法采矿的,决计不可能用大工业生产,煤的价格估计与柴火的价格差不多。

    这样一来,谁能买得起煤,百姓宁可在有缺口的时候,卖上几捆柴放在家里。谁会去卖煤的。

    朱祁镇想将北京城内所有柴火都换成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