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课 (第2/3页)

光明正大为要。”

    朱祁镇说道:“我知道了。”

    李时勉再行一礼说道:“老臣告退。”

    朱祁镇目送李时勉走了,心中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概因李时勉这样的人,朱祁镇在后世从来没有见过。

    李时勉是真正的儒家子弟,一言一行都在奉先圣之言。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朱祁镇甚至有一种自惭形愧之感。

    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以人为鉴。

    不敢说李时勉就是道德完人,但是在后世,朱祁镇实在找不到这样一个人。不畏强权,数次劝谏太宗,仁宗两位皇帝,几死。

    言行合一,坦坦荡荡。似乎一言就能看穿肺腑心肠,绝不会失信之余。

    朱祁镇也知道,李时勉其实没有私心的。

    只所以层层加码让朱祁镇学习,不过是觉得朱祁镇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

    后世都鄙视那种坚信道德标准的人,觉得那些人是傻子。但是真正有这样的人在面前的时候,才知道震撼。

    不过,朱祁镇也相信,如李时勉这样的人,在大明朝也会太多的。

    第二日,替换李时勉的讲官就来了。

    就是王直。

    让朱祁镇第一看到的就是汪直的大胡子。

    不,这个时代说是美髯。

    王直与李时勉不同,他为人处世,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如果说李时勉第一印象,就是让严肃起来。

    似乎,在李时勉面前任何一点失礼的行为,都会应该。

    但是在王直面前,却让人不由的放松起来,生出亲近之感。

    他讲的是春秋。

    却不仅仅讲春秋,每讲春秋一则故事,就旁征博引,将历史上类似的事情,排列出来,然后以圣人的评价解读。

    这样做会如何,不这样会如何。细细分析其中微言大义。

    朱祁镇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意控制。

    他又一点担心,如果在王直面前表现太多,王直也与李时勉一般加快进度,怎么办。

    但是很快,朱祁镇就将这个心思放在一边了。

    因为他发觉,王直与其是讲春秋,其实却更像是讲史,每一句微言大义都能让他延伸出十几个类似,但是做法不同,有不同结果的故事。

    这个说的故事,并非给小孩子讲的故事,而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最少有正式记载的事件。

    一时间朱祁镇听得津津有味。

    说实话,朱祁镇固然有后世人的思维,但是对中国历史谈不上精通。

    与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相比,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