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武胜门缺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章 武胜门缺粮! (第2/3页)

嘴里骂道。

    殊不知。

    当初被人畏之如虎的陈家,与这些‘匪’、‘兵’‘官’并无不同。

    陈季川心知肚明。

    摇摇头。

    避过这些人,继续往前。

    “四哥。”

    “不跟他们打听一下外面的情况吗?”

    陈少河默默憋了一阵子,最后忍不住问道。

    难得碰见人。

    正好打听打听黑狱外面这些年的变化才是,怎么反而避开呢?

    “太乍眼。”

    “这些人一看就是一家子,多的也是一个村子的,各自都很熟悉。我们两个生面孔跑过去,问东问西,人家可不会搭理,说不定还要赶我们走。”

    陈少河能想到的,陈季川自然也能想到。

    只不过他想的更多。

    在黑狱,与世隔绝了六年,找人打听、熟悉外面的世界,这是必须的。但找什么人了解,就有讲究了。

    除了要注意‘生面孔’的问题之外,还要找些见多识广的人打听才好。

    这些乡人知道的恐怕不多。

    最好能找到县城里的人,甚至是读书识字的,那样才能打听到许多真实有效的信息。

    陈季川轻装简从。

    即使背着陈少河,速度也很快。

    一路超过不少难民。

    临到傍晚的时候,终于碰见一群零零散散聚在一处的难民。观察一阵,就发现这些人或是三三两两,或是五六成行,彼此间都有些疏离,显然并不熟识。

    “就是它了!”

    陈季川放下陈少河,兄弟二人装作不认识,先后混了进去。

    ……

    “张兄弟。”

    “过来一起吃点?”

    鲍忠良看着不远处的‘张辽’,出声招呼。

    倒不是心存慈悲。

    而是因为他这一大家子走的匆忙,口粮带的足,嘴里却淡出鸟。见着晚些时候刚加入队伍的‘张辽’手里拎着不知从哪弄来的两只山鸡,馋的直流口水。又见他左顾右盼,颇为局促,眼珠子一转,就冲‘张辽’招手。

    “啊——”

    “那好,太谢谢了。”

    陈季川佯装欢喜,跑到鲍忠良一家子跟前,挠头憨憨傻笑:“火折子丢在路上,我猎了山鸡,没法弄熟。”

    说着。

    扬了扬手上两只山鸡。

    “哎嘿。”

    “这有什么,能遇上就是缘分。来啊,给张兄弟添副碗筷。”

    鲍忠良招呼一名键妇给陈季川拿来碗筷,又添上满满一碗米饭,上面还盖着几块咸肉,惭愧道:“荒郊野外,只有咸肉凑合,张兄弟别嫌弃。”

    “不会不会。”

    陈季川忙的摆手,想想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忙将手上两只山鸡拿出来,道:“鲍大哥把这两只鸡也炖了吧。”

    “哎呀。”

    “这怎么好意思?”

    鲍忠良嘴上说着不好意思,悄悄又给家里仆妇使了眼色。

    “大热天的。”

    “这雉鸡不吃就臭了,怪可惜的。”

    那仆妇嬉笑一声,接过来两只山鸡,就道:“张兄弟稍等,我这就去烧水帮你把这给炖了。”

    “好的好的。”

    “谢谢大婶。”

    陈季川心中哂笑,面上依旧装作憨傻。将那碗米饭接过来,羞涩的往嘴里扒。

    一面狼吞虎咽。

    一面又在观察这鲍忠良一家。

    说是一家子。

    实际上也就鲍忠良一人。除他之外,还有两个键妇,两个孔武有力的大汉,前者是家中仆妇,后者是家中护院。

    鲍忠良较为富态,穿的虽然一般,但能看出是故意掩饰。

    财不外露。

    “张兄弟是哪里人,也要去北边?”

    见陈季川闷头吃,鲍忠良没话找话。

    “是啊。”

    “我家原来在永丰,几年前搬到建陵。爹娘都过世了,就剩我一个。现在建陵打仗,我怕死,就想去北面躲躲。”

    陈季川一副没心机的样子。

    鲍忠良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建陵啊。”

    “那里确实乱,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