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衰退的无奈,霸权的代价(美国篇)_5.脱离伊、阿战争,美国“重返亚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衰退的无奈,霸权的代价(美国篇)_5.脱离伊、阿战争,美国“重返亚洲” (第2/3页)



    每个战略转移都要有长期铺垫,国际形势使然。东移已是一种迟滞的行为,被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延迟了。现在美国大张旗鼓地重返亚太,时机非常糟。美国恰逢金融危机,国力透支,因为两场反恐战争的影响,美国在全世界的形象衰落,损失也很大。此时战略东移,美国捉襟见肘,并没有那么雄厚的经济、政治资源。所以如何有效实施东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当然,国际舆论都在高调地讲美国重返亚太,国内也有一些舆论跟着美国人讲,说美国重返亚太。这么说,好像是之前美国有一个空缺,不在亚太了,今天重新回来了。我们必须指明一点,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亚太,重返亚太这个概念是美国人自己造出来的。

    美国在日本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哪一天撤离了?美国在韩国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哪一天撤离了?美国对台军售,哪一天停止了?包括美国对菲律宾施加的影响,对东南亚国家所施加的军事影响,包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准军事同盟,哪一天停止了?一天都没停止,所以说美国在亚太从来都是存在的。

    当然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的战略注意力、战略资源和战略视野主要放在了这两场战争之上,有些时候顾不上亚太了,但在亚太始终存在,所谓重返亚太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当然,从实质意义来看,美国的战略重点是在向亚太转移,这种转移一直没有完成。

    虽然美国表面上从伊拉克战争解脱了,但伊拉克的问题还没有完,它只不过是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伊拉克对美国还有很大的牵制。第二就是阿富汗战争的影响至今也未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担心的是美国人自己营造的一个噩梦,它认为在美国忙于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战争的时候,中国、印度借机获得很大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印度的发展,世界东方格局的变化,首先是两个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物质财富极大增长,这个增长是因为两个国家没有发生战争。虽然很多西方人在挑动印度与中国不和,恨不得印度和中国打一仗,两个东方大国来互相比拼、互相消耗,但是印度和中国虽有边界矛盾,但可以坐下来谈。美国人就认为好像是因为美国无暇东顾了,亚洲的格局才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所以必须回来。

    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实际上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要在亚洲投入更多的战略资源、更大的战略注意力和更宽的战略视野。

    把战略重心重新部署在亚洲,毫无疑问这是美军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而不是现实。现实是美国确实在朝这个目标大幅度推进。比如充分利用朝鲜半岛形势恶化,使美军在韩国的驻军得以巩固。原来在韩国的驻军,2012年指挥权要全部交给韩国,在朝鲜半岛形势紧张的情况下,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美国,主动要求美方把指挥权延续到2015年,奥巴马欣然接受。

    美国还充分利用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煽风点火,添油加醋。通过钓鱼岛问题,一手控制日本,一手牵制中国。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后,日方力图把钓鱼岛的归属问题拉到《美日安保条约》里面去,日本就觉得傍了个大款,有美国人在后面支持自己,感到心里有底。当然美国不表明直接支持日本,也不表明直接支持中国。当着日本,美国说可以援引《美日安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