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际政治跷跷板,中国有态度(中国篇)_12.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障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国际政治跷跷板,中国有态度(中国篇)_12.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障碍 (第2/3页)

依然是最传统的安全问题,就是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统一问题。美国丝毫没有这个问题,美国领土能到夏威夷、能到关岛,没有哪一块土地还没有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和美国的安全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今天依然在完成最传统的任务,如何有效维护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美国却是在追求在全世界的行动自由,对全世界主要区域的控制、主要资源的控制。

    那么在这种程度上,中国怎么威胁它了?它对中国一个主权国家的一个省出售武器,那么明显对中国领土完整、对中国民族尊严、对中国主权独立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当中国人认识到这种威胁并采取反制措施,是完全可以的。

    我们可以反过来看,欧洲包括日本都有一些论调,阿拉斯加在追求独立,夏威夷在追求独立。那么,如果中国向追求独立的阿拉斯加、夏威夷出售武器,美国会做何反应?美国肯定暴跳如雷,肯定认为战争来临,肯定要宣布应该进入战争状态了。

    当美国奉行霸权主义的时候,它期待别的国家吞下它给别人所服的苦果,随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不仅从物质上站起来,而且从精神上站起来,美国人永远不要期望中国人能够吞下这个苦果。

    完成自己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这是我们坚定的信念,这是多少代中国人努力的目标,我们绝不会放弃,绝不会因为美国人对台出售武器,就对我们的目标产生丝毫的动摇。

    军事服从经济

    军事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军事实际上服从于政治,那政治服从什么呢?政治在今天很大层面上服从于经济,所以马克思有这样的论断,叫作一切源于经济。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基本规律,就是从资本入手、从剩余价值入手,揭示资本的秘密、资本的规律。所以马克思讲一切问题缘于经济。中美关系也是这样。

    当然我们按照马克思的论断来观察中美关系的话,会发现中美似乎分歧很大,比如说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战略目标追求,好像这些不同,都要引导中美走一条冲突的道路。

    但是今天有一个最大的趋同倾向,就是中美所组建的中美经济的互补性、柔和性,这成为世界经济一道奇观。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中美经济关系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比如2008年,中美之间的贸易突破3300亿美元。这个贸易量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已经超过美国其他贸易伙伴。

    美国与北美贸易共同体,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有很多优惠的边检、免检,无关税、退税等一系列优惠,对中国它有很多的限制,比如禁止高技术对中国的出口,禁止进口一系列的中国货物。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既然中美贸易达到3300亿美元,超过美国与欧盟的贸易,超过美国与日本的贸易。可以想见,中美贸易量已经达到了双方互补的程度。

    美国人生活中很难离开中国,这是一个全新的关系,双方的国家关系,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双方的政治关系也不得不按照经济调整。

    军事关系也是这样,军事要服从于政治、国家利益的需求。所以我们经常讲,不管美国军方对我们如何不满、对我们如何警惕、对我们如何怀有冷战思维,它都不得不照顾美国的国家利益。

    虽然希拉里作为克林顿总统的夫人,曾经到过中国,但她2009年这回身份不一样,作为国务卿,尤其是新一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第一次出访。她按照顺序走着,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然后到中国。美方宣称最后一站中国是此次亚洲之行最重要的一站。

    这一站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很难谈到,但是她到中国访问,希望双方领导人之间建立了解、建立信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美国资深外交元老、泰斗基辛格曾经跟希拉里讲过,在中国方面争取领导人与领导人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比谈具体事情重要得多。基辛格讲美国人主要热衷于谈具体的事情,而在中国,首先是取得信任。就是你值不值得谈,你值不值得信任,你怀有什么目的,你怀有什么企图。领导人之间建立信任,这在东方政治中是很重要的。所以基辛格告诫希拉里,要切记这一条,跟中国领导人建立信任。

    所以说希拉里到中国来,当然目的性是有的,但是具体的成果她并不在意。她实际上在做一次试探之旅、信任之旅或者是建立基本关系之旅。

    当然希拉里之行成果明显。她访问结束之后,中美恢复军事交流的常识性会谈就开始了。

    中美国防会晤

    2009年2月27日、28日,中美两国国防部在北京举行了年度工作会晤,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在会晤一开始的时候就说,这是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中方才同意美方提出国防会晤的提议,但两军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任重道远,因为目前障碍一个都没有排除。

    影响中美军事交流的第一大障碍,那就是2008年10月中美军事交流被迫中止的原因——美国对台军售。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一个省出售武器,这样的行为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能够容忍的。

    第二个大障碍,是美国连续多年对我国进行沿海的侦察,海军的、空军的,主要是海军的,包括水文地质调查,水深探测、海地洋流温度等一系列的调查。

    这些调查离我们的沿海非常近,完全深入我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有时候甚至逼近我毗连区,由此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海上冲突。2001年的撞机事件,就是这样一种性质。

    这些都是美方做得很明显的影响中美两军正常关系的行为。

    当然,还有些潜在的、对中国军事包围的问题。美国与我周边国家达成的一系列的军事协定中,包括《美日安保条约》、对韩条约、美泰等一系列的军事协定,这些对中美关系也构成潜在的损害。

    因为这一切潜在的意识是,以中国为主要的假想对手,构筑起潜在的或隐形的军事包围。包括2000年美国所公布的核打击目标,把中国列为美国未来的核打击目标,这是很明显的,造成中美军事障碍很大的因素。这些都是军事方面的行为多。

    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实际上也构成了中美军事发展关系的障碍。比如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迪莱修正案》,这个《迪莱修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