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突飞猛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突飞猛进 (第2/3页)

得上博闻强记,眼光超卓,大汉各州的大势竟是如数家珍,对荆襄一地宗贼林立,朝政不达的分析更令甘宁心服。说起当今天下,三人都是对内臣当政痛恨不已,苏青成更是有言如今朝纲败坏,各地诸侯拥兵自重,百姓民不聊生,不出三年,天下必将大乱,正是乱世出英雄,到那时才是兄弟们一展身手的时机,甘赵二人俱是游历各地,听大哥这么一说都是深然其言,当即约定若当真乱世将现,三兄弟定要连成一气,行一番男儿丈夫的作为。

    相处的时间越长,苏青成对这两个同为三国虎将的兄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后世称甘兴霸为水战王者绝非虚言,一旦入了水中,便如一条蛟龙,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中曾以“可入水三日三夜不出,生食鱼虾”来形容浪里白条张顺,在苏青成看来,以此言形容甘宁的水性也绝不为过,加上光明磊落的性格,的确是是仗义疏财的江湖豪侠。

    至于赵云,义气深厚、性格沉稳、见事明晰,头脑灵活,这便是苏青成对他的评价,演义中罗贯中将他刻画成了一个完美的英雄,平生未尝一败,可在史实之中赵云的地位就远不及演义了,致使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赵云绝非大将之才,只有武勇盖世这一点演义史书都是承认的,如今在苏青成看来,三国志中对赵云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将之才亦是不少,蜀国有关羽张飞马超魏延,东吴则有四英将,而曹操手下则人才最多,五子良将、宗族八**,这也是曹魏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所在。身为大将,可绝不是简简单单有过人武勇就行的,必须是要精通将略,善晓兵机,且能独当一面,武勇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仔细看看这些大将,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便是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真理,身在汉末,有无学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出身,一般的百姓能认识几个字就很不错了,这也当是赵云最大的短板所在,出身贫寒,恩师只是武人,一生飘摇择主而事,等到略微安定下来怕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如今苏青成有幸来到这个年代,并能和兴霸子龙结为兄弟,他绝不会让这一切重演,日常的谈论之中他不时给两位兄弟灌输学识的重要性,人才不一定生下来就是,他相信自己这两个兄弟亦有成为一代名将的基础,现在大家还都不满二十,正是最好的时机。二人通过这阵时日的相处,对大哥的见识学识叹服不已,也格外看重他的意见。

    欢聚的时日总是短暂的,这半月在三人而言一晃便过,都是依依不舍,只是甘宁在荆襄处有要事安排,子龙亦要遵从师嘱游历四方,只得洒泪而别,并定下一年之约,要在上党重聚。赵云此行要往洛阳,正好与甘宁一路,也当要将若兰姑娘做妥善的安排,据兴霸的伴当这半月打探,赵海并无任何的动作,恰似销声匿迹一般。

    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