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五)西域发展规划(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五)西域发展规划(下) (第1/3页)

    工商业的事商议结束,朱翊钧回忆了一下高务实之前所说的八大方面,沉吟道:“接下来就要谈到文化了吧?元辅有何教朕?”

    “臣不敢。”高务实道:“文化方面,臣以为归根结底就两个字:汉化。”

    “元辅,西域之地,民情复杂,汉化之事,非同小可……爱卿有何妙计?”朱翊钧的声音貌似平和,但其实充满期待。

    高务实平静回应道:“陛下,西域虽远,然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此事前次臣以详细论述。总之,臣以为,汉化之事,乃巩固边疆、万世不易之要务。”

    朱翊钧微微颔首,示意高务实继续。

    高务实接着说道:“陛下,西域地处要冲,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然而,因其民族众多,信仰各异,常生变乱。若能推行汉化,不仅可使当地民众习得我中华礼仪,更可在文化上与中原接轨[注:车同轨的那个“轨”],从而减少误解与隔阂,增进边疆稳定。

    再者,汉化之后,西域之地将成为我朝扬威异域、教化万邦之基。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将更为频繁,有利于我朝物资之流通与技术之传播。长远来看,这不仅能增强国力,还能尽复汉唐荣光,使西域各国再现万邦来朝之盛况。”

    朱翊钧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元辅所言,深谋远虑。西域之地,确是我朝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汉化之事,既是当地文化之再兴,亦是我华夏光耀之再临,诚不可不为也。”

    顿了一顿,又问:“那么,眼下该如何着手呢?”

    高务实道:“陛下,汉化计划,臣已有了大致筹划。首先,朝廷要在西域诸城设立官学,聘请或派遣汉地诸省儒门大贤与当地贤达共同授课,既教授汉语汉文,也传授中华经典与礼乐典籍。此举旨在让西域子弟了解中原文化,增进认同感。

    其次,特地编纂或挑选一些适应西域特色之教材,简化汉字学习难度,使之贴近当地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朝廷还要定期选拔一批当地青年,送往汉地诸省深造,学成归去后担任教师,以此培养本土人才。

    再次,为了鼓励西域家庭送子女入学,臣建议对参与汉化教育之家、族,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在官职晋升上予以适当倾斜,以示激励——当然,这里臣所言官职晋升,特指在当地之晋升,不涉及别省或朝廷中枢。

    此外,我们还需要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书法、绘画、诗词大会等,邀请当地贤达乃至民众参与,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中华文化之魅力,促进汉化大业加速实现。

    最后,臣需要强调的是,汉化教育应循序渐进,必须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与教派信仰,避免强制同化。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以水滴石穿之绵力,而成日久天长之大势,如此方能万世不易。”

    朱翊钧点头道:“朕知道,西域失陷六百年,如今方将恢复,有些事是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的,必须慢慢来。

    元辅不必担心朕操切,朕有这耐心。就算你我这一辈做不成,将来还有太子,太子又有太子……终有一天,西域将与中原一般无二。”

    高务实忽然起身拱手道:“皇上圣明,有皇上此言,臣再无他虑也。”

    朱翊钧连忙招呼高务实坐下,再问道:“然后便是军事保障了对吧?说起来,咱们之前不是已经谈过军事问题了么?”

    高务实道:“不然,此前所论,只谈到作为重中之重的伊犁第一军,但西域广大,相当于中原数省,岂能只有一军之力?因此,西域还当设有伊犁第二军,且该军需分为四镇,每镇驻于一兵备道辖地。

    至于迁往七河之地的鄂尔多斯部,既然给了他们一个副都护,自然也要明确职守,不能还让他们随心所欲、来去自如,总要听调听宣、令行禁止才对。”

    朱翊钧从善如流,立刻道:“既如此,请元辅详加说明,朕洗耳恭听。”

    高务实道:“陛下,臣以为西域之重,在于伊犁。因此才说,需特设伊犁第一军,由西域总兵亲领,全军驻扎于伊犁地区。西域都护则以之为核心,统筹西域全局。

    伊犁第一军作为甲种军之一,将是我朝在西域的坚盾利剑,既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又能震慑四方,令宵小不敢妄动。故此,伊犁第一军将配备精良火器与防具,集合训练有素的步兵、骑兵和炮兵,以及完善的后勤保障部队,确保战斗力与机动性兼具。”

    甲种军的事朱翊钧早已清楚,这伊犁第一军作为西域明军核心主力,自然是要全力打造的,因此点头道:“伊犁确是西域之心,如此安排甚是妥当。”

    高务实继续说道:“此外,抚远兵备道位于瓦剌盆地(后世叫准噶尔盆地),此处水草丰美,乃战马养育之宝地。臣建议在此驻扎伊犁第二军第一镇,专责守护牧场,确保我西域官军战马供应源源不断。

    同时,朝廷也要在当地建立苑马寺,负责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