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一)决战西域(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一)决战西域(一) (第2/3页)

存完毕,经过一个冬天的准备,第二年春天攻打游牧民族正是好时机。此时军队出征可以减轻后勤压力,形成战略优势。

    此时哈密城的西征提督衙门内灯火通明。刘綎、额尔德木图和博硕克图三位主将围坐在由京华提供的西域堪舆图前,目光如炬,商讨着各自进军路线中敌军据点的攻防难点及解决之道。

    刘綎首先打破了沉默:“西域之地形极为复杂,既有广袤沙漠,又有险峻山脉。以布日哈图之能,必会利用这些特点进行防御。但残元察哈尔部统治西域不久,元辅与我均认为,即便以布日哈图之能,也未必能让西域各地心服。

    因此元辅已经明示,这些地理上的屏障我们可以想办法克服,而他们内部人心未定的困难,则只要我大军逼近,他们却未必能够克服。”

    他指着地图上的吐鲁番盆地,看了看博硕克图,道:“督同(博硕克图虽然是“蒙古济农”,某种程度上是“全蒙古的副大汗”,但他在明廷的官职只是都督同知),根据元辅手令,你部将沿着这片盆地的边缘向西北方向进军,彻底清除瓦剌的残余敌对势力,同时控制他们中已经投诚的各部。

    不过元辅也说了,这只是明面上的安排,实际上你更需要关注的哈萨克汗国的动向。你所负责的这片地区地形平坦,要时刻警惕哈萨克骑兵的突袭。”

    博硕克图紧盯堪舆图,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请提督放心,我部定将如秋风扫落叶般,将瓦剌的残余势力一举荡平。”顿了一顿,又迟疑道:“元辅何以认定哈萨克人会偷袭我部?我们与他们并未交恶,而且瓦剌诸部与他们之间素有矛盾,我们击败瓦剌,对他们而言乃是好事呀。”

    “并非认定哈萨克人一定会袭击你部,不过……”刘綎对博硕克图的战略思维有点鄙夷,但还是完全忍住了不透露分毫,只是解释道:“瓦剌与他们素有仇怨,相互之间颇有摩擦确实不假。但以他们的角度来看,一个弱小的瓦剌对他们尚有威胁,又何况如今呢?

    既有威胁,而你部本就是接替土默特部而入瓦剌诸部草场,可谓是立足未稳、人心未附,哈萨克人若有歹意,岂能放过这般机会?”

    博硕克图心中略有怨气,暗道:刘綎这是责备我来得迟了?哼,我哪知道别失八里那一仗你们能打得如此顺利?

    见博硕克图沉默不语,刘綎也不多刺激他,转向额尔德木图道:“世子殿下,根据元辅手令,你部将沿天山南麓的绿洲地带向南转西发动进攻。罗卜、克里雅、和阗等地,都是敌人的重要据点。您的骑兵需要发挥机动性强、对后勤补给依赖度低的优势,迅速穿越沙漠和戈壁,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同时也为我部分走部分敌军,降低我部军事压力。”

    额尔德木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提督放心,我部定将不负所望,击穿察哈尔南线,直取叶尔羌。”

    刘綎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而我,将亲自率领明军主力,从北线进攻[注:其实从地理上来说博硕克图那一线才是最北,但那一线被视为北部屏障而并非进攻线路,因此进攻线路被视为南北两线]。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地,都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因为地理所限,我们此战不做特殊战术安排,就这样一个城一个城的打过去。为此,元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给了我部大量火器补充,尤其是攻城用的二号重炮,现在已经装备了四十二门之多,我相信可以一路强行破城,与二位形成合力。”

    他这番话,两位蒙古将领都没什么好说的,重炮不比战甲马具、弯刀箭矢,高务实只可能配备给刘綎所部明军,不可能会给他俩。

    别说博硕克图这厮还有叛乱前科,就算忠诚如额尔德木图,高务实在给他火炮支援的时候也只是派出明军炮兵协助,而不是直接把火炮给他,让他建立火炮部队。这种事没法摆在明面上说明道理,但大家都很默契,不会有谁蠢到发问——你有什么好问的?你肯把兵权交给大明兵部,把兵册交给五军都督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