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卅九)西游案 (第2/3页)
后世认定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最初版本(当然其历史源流更加复杂,故事起源远早于西游记本身,本书此处不对此进行过多追溯),也称为“世德堂本”或者“世本”。
高务实此前并未通读此本,但曾经拿西游记里的某些剧情给高渊讲论道理。可见,高务实原本对此书不仅没有什么意见,甚至还比较认可。
然而这一次问题大发了,因为韩爌在“找教材”过程中发现了《西游记》的某些隐喻,认定其“隐射朝廷,损败名教,贬刺先帝,讽喻名臣”。
高务实刚一看到条陈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太妙,因为《西游记》里“贬刺先帝”那是肯定有的,不过这里的“先帝”可能并非指隆庆,而是指嘉靖,甚至可能不止嘉靖一位皇帝。
这种贬刺简直显而易见,比如文中借孙悟空之口嘲笑过:你家怎么是个道士做皇帝?
又比如乌鸡国那一段,那国王落水而死,妖精假冒国王数年,甚至差点给乌鸡国换了王统——大明可也有一位落水之后很快死去的皇帝,然后帝系偏移,“小宗继承大宗”的哦。
而且吴承恩对嘉靖怨念甚深,类似的隐喻、嘲讽相当多,根本不止以上两处,而这是高务实“前世”就知道的。既然高务实前世都能知道,难道当今的文人看不出来?肯定是看得出来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此前十年都没事,最近忽然出事了,而且把事情挑出来的还是韩爌这个实学派年轻骨干之一。
对此,高务实首先想说:我没有指使过。那么换句话说,这是韩爌的个人举动。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韩爌与吴承恩个人有仇——两人年岁相差太多,活动地域完全不沾边,社会地位相差也够大,不可能产生什么个人仇怨。
那么,是韩爌单纯因为选教材发现了问题,还是想借机搞点什么事?高务实在不了解情况之前,只能认为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但是现在有个麻烦:自己还在闭门谢客,不可能把韩爌叫过来问清楚。所以高务实只能先定了定神,看看韩爌还说了些什么。
韩爌这里指责《西游记》,除了隐射朝廷、贬刺先帝之外,还有“损败名教”和“讽喻名臣”两条罪名。
“损败名教”高务实懒得细看,毕竟他当年读《西游记》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个感觉。哪怕《西游记》里常常说三教合一,但细看却会发现作者对佛道两家其实都经常调侃讽刺,每每提到三教,总让儒家思想压轴而出。
可见吴承恩心底里还是最认可儒家“名教”——这也不奇怪,说到底吴承恩是个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他几乎不可能会“损败名教”。故,这个罪名不过是潮流所致——不提这么一嘴,大家很难同仇敌忾。
那么,最后一个关键就是“讽喻名臣”了。高务实翻开一看,顿时愣住了:怎么这句居然是朝我高家来的?
韩爌在疏文中表示,“世德堂本”中所说的“高老庄”就是指新郑高氏的老家“高老庄”,而且高老太爷打发出门找法师降服猪八戒的那人名叫高才——高才可是先文正公高拱的亲弟弟!这你还有得辩?
高务实愕然半晌,也觉得这……好像真有点道理,因此认认真真看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疏文看完,高务实总结了一下韩爌的大概意思:
其一,《西游记》中拿猪八戒影射高拱,从“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与高拱早年倒在和徐阶的斗法,最终“满朝倒拱”对应;猪八戒入赘的高老庄与高拱故乡高老庄的对应。
尤其是刚才提到的,《西游记》中人物高老庄高太公的家人高才与现实中高老庄村高拱弟弟高才的对应,这样重叠的对应关系,说纯粹是巧合,实在显得苍白无力,只能是确定无疑了。
其二,韩爌认为,《西游记》还有其他更惊人的第二层隐喻。他认为在这一层隐喻中,吴承恩以唐僧隐喻万历,以孙悟空隐喻高务实,以猪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