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青蓝---------阿青(理想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章 青蓝---------阿青(理想篇) (第2/3页)

横,感性紧缺的科技时代,这种鞭策树立良好道德的花盆型万年历成了最潮流的送礼。

    妈妈美目一瞪,阿青只是公式化地对妈妈讲着道理,在这新世纪,亲子关系已经变得沟通式,对等式:

    “妈你看最近治好了全球变暖的问题,太阳都不够强烈了,新来的邻居住在负一楼,我们楼层高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万年历要太阳光供应能源,在我们这八十楼的风水宝地,才可以茁壮成长。”

    万年历有了阳光,便会像树轮一样自动记录本人的生命轨迹,从生到死,自始而终。

    “现在的太阳光线已经可以人工调制想照哪里照哪里了,怕什么。”

    “但是负一楼的门跟我们阳台同样朝向,每栋楼是统一接收太阳光的,难道要把阳光都照到人家阳台上,我们把阳光拒之门外吗?”

    在30世纪,虽然科技水平勉强过得去,但仍然有一些科研成果处于试点的状态。

    因为这楼房的古怪设计,再加上阿青的软磨硬泡,终于把花盆型万年历换成了便当。

    阿青进了电梯,不到一秒便到了底楼,再过一段露天距离,绕到楼层便到了负一楼。

    在当今的新科技时代,八十楼的她们和负一楼的新房客还真是老妈说的“邻居。”

    阿青微微叹息,妈妈的学历不够高,但思想品德课程却是一流的,为人也温柔,但是还是被这个科技时代淘汰了,她不禁向自己发问:

    如果自己有妈妈的半分感性,是不是就不会有如今这番成就?

    因为,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明白:感性与理性不可兼得。

    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像她,像她妈妈,这是30世纪的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可是,宿命本身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产物呢?如果是理性的,为什么不能推翻呢?过去的时代已经推翻了那么多的“真理”;

    如果是感性的,感性的思想品德人们难以记住,为什么这个道理似血液般让人们刻骨铭心至今呢……

    每每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