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离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离乡 (第2/3页)

  “七郎,明天咱娘俩就没有家了……”

    这时,一个男孩的声音:

    “妈妈,明天我不上学,我跟他们拼了!”

    “你还小,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能跟他们拼。”

    “难道就这样看着他们把我们的房子拆了?”

    “那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爸爸还在……”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啜泣声。

    二人觉得情况不正常,于是跃过沟道,走进屋子,见到了一个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和一个约四十岁的农村妇女,小男孩年纪虽然不大,有一米五高的样子,看起来眉清目秀,挺机灵的,坐在一个矮塑料凳子上,前面是一个高的塑料凳子,上面有一本书、一本作业本,看来是在做作业;

    而他的母亲就坐在男孩的背后,离男孩的凳子约五米的地方一张条形板凳上。男孩听到响声,回头见有人进屋,立马惊恐的站起来,想堵在门口,不让二人进去;

    女人此时也知道有人进来了,抬起深埋在膝盖里的头,有左手擦了一下一双哭红的眼睛,将散乱垂下来遮住脸庞的头发撩起放在耳后,站起来说:“你们……你们,不要为难孩子,是我不搬迁的,不关孩子的事。”悟空二人知道女人误会了,于是坐下来了解情况。

    通过询问,从母子二人口中得知:女人姓姜,男孩叫董七郎。男孩父亲叫董嵩。他们祖籍山东省青州,远祖是汉代董永,就是卖身葬父的董永,后来,和董永结为夫妻的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抓走后,董家并没有没落,也曾辉煌了几十代,到了1896年的时候,山东闹义和拳,他们董家男丁大部分参加了。

    义和拳开始反清复明,后来扶清灭洋,最终遭到清兵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两面夹击,失败了。董家村参加义和团的男子很多,这一次,被杀的男子十有八九,逃回来的眼看大祸临头,在董家村是呆不下去,各人也只能顾各人了。

    他们的远祖想到,要逃就逃远一点,于是逃到了嵩山脚下,正好被一个无儿无女的姓董的樵夫收留,于是他们就在此地住下来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若干代。

    近些年,嵩山派发扬光大,学员人数很多,寺庙要扩建,要修什么十里武城;去年征地范围已经扩大到了他们这儿,寺庙先赔偿旧房子的损失,然后另外找一个地方修房子,修成商品房,让他这种没有房子的住户再去购买。寺庙给的赔偿,只是很少一部分钱,根本无法买到一套商品房,大部分钱还得自己出。

    男孩的父亲董嵩去年去当船员,是从河南开封到上海的轮船,没想到今年二月,在上海吴淞口,因来了一次十一级台风,轮船太过于陈旧,船家老板想再干一年就不再经营,没买保险,又为了逃避检查,就没停在指定的地方,又大意,轮船翻了,船和船上全部人员都沉下了海底。

    男孩子的父亲也没幸免于难,他们一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男孩的父亲连尸首都没找到。

    他们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就不同意搬迁。可村组干部中午来通知他们了,明天早上还没搬迁的,强行拆除,那些来强行拆除的人员,可凶了,要拆房子,要打人,眼下可不知怎么办。

    这事让这两位神仙也犯了难,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如何来安慰这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