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直播现场被求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直播现场被求婚 (第3/3页)

问永康收购德兴制药的事情。

    “我是负责市场的副总经理,公司这么大的收购案,我居然不知情,韩经理没有说,我大概能猜到原因,可是你为什么也不说?”钱冬梅语气中带着很强烈的埋怨。

    原来钱冬梅参加公司的会议,会议上,韩要强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内容就是收购德兴制药。钱冬梅事先并没有接到通知,一看到计划书,当下就震惊了。她认为,永康这几年发展的速度很快,正是到了医疗器械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时期,人力、财力、物力都得放到医疗器械的研发以及生产和销售上。这个时候去收购一家中药研发公司,对永康并没有什么好处。她不明白,广瀚作为他们的合作方,为什么会支持这样的方案。

    面对钱冬梅的质问,赵海鹰很意外,他解释道:“第一,我不知道韩经理没有和你提过这个收购案;第二,我们也认为永康的发展方向并不能只局限在医疗器械上,而是要向健康产业方向发展,更能大展宏图;第三,德兴制药……”

    “停停停,”钱冬梅打断了赵海鹰的话,“我不是来听你给我讲这些的,我现在需要你重新评估这个收购案,尤其是站在永康的立场上考虑收购案的弊端。”

    “我们的方案里利弊都写得非常清楚,我想不需要再重新评估了,这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啊。”赵海鹰的态度十分坚决。看钱冬梅有些动气,赵海鹰微微放缓了语气:“大姐,你仔细看看那个收购计划书,我们做了很详细的收益预估,只要完成收购,未来的效益非常可观。当然了,收购案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永康资金周转的压力,不过我们广瀚就是解决资金问题的。”

    可是钱冬梅根本听不进去,她认为赵海鹰是做投融资的,当然看重投资回报比,但是广瀚公司并没有考虑过永康真正的发展诉求。永康必须压缩医疗器械的投入来完成收购计划,这意味着会在一定时期内减产,这将是永康的损失。

    钱冬梅的想法赵海鹰很理解,她是做市场的,当然不希望永康的减产。他希望钱冬梅能够理解他的专业判断,毕竟有舍才有得,永康要拓展新领域,适当的牺牲和取舍是必要的。

    可是在气头上的钱冬梅哪里听得进赵海鹰说的这些,她现在满脑子都是永康的经济效益,她质问赵海鹰:“如果德兴制药的效益不能达到预期怎么办?如果永康资金断链怎么办?你负得了这个责任吗?”

    赵海鹰还没回答,钱冬梅已经夺门而出。赵海鹰知道,钱冬梅根本不是在询问自己,而是在指责自己。

    就在这时,赵海鹰接到了吴一白的电话,让他火速到外滩江边,有急事跟他说。还没等赵海鹰回答,电话就挂断了。赵海鹰心力交瘁,拿起包就往外走。

    吴一白最近发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他查到蚁神宝正在做上市的准备,不过他无意中发现蚁神宝的财务状况有一些问题。他把这个情况跟马跃汇报了,马跃的态度很明确,蚁神宝通过各种渠道短时间内在上海引起了骚动,很多市民都有参加和投资,如果这个时候真的查出来蚁神宝有问题,那就是特大新闻。以马跃的经验,特大新闻,就会有特大代价。

    这反倒让吴一白更想要去查个清楚,他准备亲自到蚁神宝的车间摸摸底。临出门前,马跃提醒他小心行事,此外,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必须保密,对社里任何人都不能透露一个字。不过吴一白还是在一次酒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赵海鹰,这也足以看出他对赵海鹰的信任。

    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据他暗访调查,蚁神宝就是一个骗子公司,养殖户的蚂蚁根本没有经过筛选,而且蚁神宝公司把收上来的蚂蚁做了销毁,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销毁不合格蚂蚁,而是全部销毁。他已经拿到了一些证据,他怀疑他们的产品有问题,只是关键性的证据还没有拿到,他需要帮助,而眼前唯一能够帮他的人只有赵海鹰。

    赵海鹰来到约定的地点后,看到吴一白一个人站在江边,面朝黄浦江,有些出神。他知道肯定有大事。

    一见到赵海鹰,吴一白就把一个信封递给他。赵海鹰打开信封,里面是一些蚂蚁养殖户的照片。

    吴一白解释道:“不去不知道,去了真的是吓一跳。这些养殖户的蚂蚁根本没有经过筛选,而且蚁神宝公司把收上来的蚂蚁做了销毁,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销毁不合格蚂蚁,而是全部百分百销毁。”

    “销毁也许是为了知识产权保护,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赵海鹰有些好奇。

    “不,我已经拿到了一些证据,我怀疑他们的产品有问题,只是关键性的证据还没有拿到。”吴一白十分认真地说。

    但是赵海鹰曾经见到过蚁神宝的产品质检报告,是没有问题的。看赵海鹰还是不相信自己,吴一白急了:“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件事情不是表面这么简单的。”

    看到吴一白十分认真的表情,赵海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事牵扯面太大,一步错,就会导致蚁神宝崩盘,到时候受到损失的不单单是几个公司,还有千百万的股民以及正在服用蚁神宝的顾客,所以必须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但是只靠他们两个估计难以完成调查,赵海鹰问道:“谁也不能信吗?”

    “有个人可以试试,如果得到她的帮助,可能会更快找到实质性证据。”

    从吴一白眼神中,赵海鹰就知道他说的是谁,多年的友情让彼此形成了默契。

    当接到赵海鹰电话的时候,陈梦蕾有些吃惊,尤其是赵海鹰约她来到了他们在一起时经常约会的西餐厅,同时,选择了他们之前最喜欢的靠窗位置。

    陈梦蕾特地穿了一身简约的白色长裙,这是赵海鹰最喜欢的颜色。她看着窗外的景色,感觉又回到了从前:“这里一点都没有变,从这里看出去还是这么美。”

    赵海鹰的心猛地痛了一下:“本来你回国,我早就想请你和查尔德先生吃饭的,可一直都太忙了,所以……”

    陈梦蕾打断赵海鹰的客套话,转移话题:“我听说你升职了,恭喜啊。”

    “我也应该恭喜你,和天阳合作还好吗?”赵海鹰试探地问。

    “合作总会有分歧和矛盾,他是不是跟你抱怨我了?”

    “你们的分歧不会是蚁神宝的项目吧?”说完,赵海鹰看了一下陈梦蕾的脸色,继续说道,“如果你是想试探我对这个项目的态度,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不看好蚁神宝。”

    赵海鹰看着陈梦蕾,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性格一点没变。赵海鹰把信推给陈梦蕾,她看后惊呆了。

    “梦蕾,蚁神宝的项目关系到汉斯国际,也关系到广瀚。我想只有你有能力想办法调查蚁神宝的产品。”

    “坦白说,之前我对蚁神宝的产品检测并不是百分之百放心。但是查尔德请美国的机构做过复检,没有问题。”

    陈梦蕾的话更加引起了赵海鹰的关注,按理说,美国的复查制度非常严格,不会连这个问题都看不出来,难道真的是自己多虑了?

    陈梦蕾看出赵海鹰的迟疑,犹豫了一下,说道:“既然我们都有怀疑,我会想办法调查清楚。”

    赵海鹰等的就是这句话。这次谈话也让陈梦蕾很是开心,两个人说起过去的时光,聊得很不错。

    回到办公室之后,赵海鹰的脑袋立刻疼了起来,因为他又看到那位难伺候的大小姐徐珊珊。徐珊珊半刻不让赵海鹰消停,拉着他往东方电视台赶。

    此时在东方电视台,钱青青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之前她求徐珊珊帮忙邀请徐瀚之做嘉宾,没想到真的成功了;这次她又找到徐珊珊,没想到徐珊珊还是特别爽快,一口答应。

    就在直播开始前的10分钟,徐珊珊拉着赵海鹰匆匆赶来。赵海鹰不明所以,徐珊珊直接撂下话:“爸爸出差去了,这次的节目关系到广瀚公司的形象和未来,你必须接受采访。你不信我,可以问问爸爸,看我敢不敢拿这么大的事情开玩笑!”

    赵海鹰怎么可能真的去打电话,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堆化妆的、拿衣服的给包围了。时间不等人,在钱青青恳求的眼光下,赵海鹰坐到了摄像机前。

    钱青青心有余悸地盯着监视器:“我真的好紧张,我欺骗了海鹰哥,这是直播、直播,万一节目出什么问题怎么办?”

    同事安慰她:“不会的,导演组跟赵海鹰说的就是试录,他很放松,如果他真的很有水平,节目一定会顺利的。虽然冒险,不过也许有意外收获呢。”

    这时,组长走过来表扬她,看得出组长对赵海鹰很满意,说这个人能力强,态度谦和,最难得的是人长得帅,还有富家千金倒追,愿意在全上海人面前求婚:“青青,我们这次的收视率要爆啊,我看这次节目播出去,台里能给你升责编了……”

    组长说的话钱青青没有听清,唯独“求婚”两个字,钱青青听得格外清楚。

    还没等钱青青反应过来,只看见监视器里徐珊珊一身婚纱,捧着鲜艳的玫瑰花走到赵海鹰面前:“赵海鹰,从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爱上了你,我就认定了你。我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了很多年,可能在你眼里,我太过直接,不过没有关系,我爱你,就要让你知道,我想跟你在一起。我愿意让全上海收看这个节目的观众成为我们幸福的见证人。”

    赵海鹰满脸惊愕,缓缓站起来。徐珊珊把花递到了他面前:“赵海鹰,我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你求婚,请你让我嫁给你,做你的妻子。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一起面对困难,分享快乐,好吗?”

    这时,全场响起了“愿意,愿意,愿意!”的叫喊声,现场的导演,工作人员也跟着起哄。

    徐珊珊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光。赵海鹰接过了鲜花,此刻他的心情难以言表:“如果要求婚,也应该是我向你求婚……”赵海鹰缓缓地说,徐珊珊听到这句话,尖叫着扑进赵海鹰的怀里。

    此时,全上海的市民通过电视屏幕,见证了徐珊珊求婚的这一幕。徐珊珊更是被很多女性奉为偶像。

    徐瀚之则是气得火冒三丈,准备好好教训教训徐珊珊,没想到女儿见到他非但不害怕,反倒一脸的幸福,还主动向他和袁敏打招呼。

    徐瀚之放下报纸,没有理会。徐珊珊见状,赶紧挽着徐瀚之,各种撒娇。徐瀚之无奈,木已成舟,女儿已经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要和赵海鹰结婚的事情,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不过他还是板着脸:“你不要以为来个先斩后奏,昭告天下就万事大吉了!我告诉你,结婚是人生大事,必须按照规矩来,双方父母先见一下!再领证!”徐珊珊一脸不在乎,答应都听父亲的。

    婚礼很快就举行了,婚宴就设在徐珊珊的画廊,现场被布置成了一场画展,全是徐珊珊自己的作品;内容呢,都是徐珊珊和赵海鹰,两个人一路走来的嬉笑怒骂。来参加仪式的宾客都被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整个婚礼现场清新脱俗,充满了艺术气息,就连一向苛刻的徐敬之都赞誉有加。

    陈梦蕾和查尔德也应邀来到了婚礼现场。一会儿的工夫,查尔德就被上海各界商业精英团团围住。陈梦蕾觉得婚礼现场太闷了,索性走出了宴会厅,仔细观察徐珊珊的画作。一幅画着赵海鹰的油画引起了陈梦蕾的关注,她默默地站在油画前,愣了很久。

    徐珊珊看到陈梦蕾,故意大方地走过来:“这幅画,你看了很久,喜欢吗?”

    “画得很好。”陈梦蕾回答道。

    徐珊珊故意说道:“这是我和海鹰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虽然有点滑稽,但却是我们缘分的开始。”

    听到这里,陈梦蕾沉默了。

    这时,袁敏从宴会厅走过来,她找徐珊珊都快找疯了,要拍大合照,新娘却找不着了。徐珊珊向陈梦蕾匆匆告别,冲回宴会厅。

    陈梦蕾看着袁敏的背影,意识到了什么,往前走了几步想追上去,又停住了。

    婚礼结束后,陈梦蕾直接回到了父亲家,打开门,家里一片黑暗,毕竟是老旧的职工楼,光线很差。

    陈梦蕾窗帘都没拉,直接扑在床上,泪水浸湿了衣襟。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她却不想去接,她今天就想在父亲家住,哪儿都不想去。

    看到女儿满脸的失落,陈建华心里大概猜到了一些,最后索性带女儿来到了杨浦大桥的工地上。夜已经深了,工地上灯火辉煌却寂静无声。

    陈建华遥望远处的杨浦大桥,自豪地说:“蕾蕾,你看,爸爸参与设计的上海杨浦大桥完工了,主桥602米长,像不像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要知道,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杨浦大桥可是雄踞第一名的。”

    看着两鬓斑白的父亲,看着父亲骄傲的神情,陈梦蕾的心融化了。她知道父亲的心血都融在了这钢筋混凝土里,而她早早地去了美国,错过了太多和父亲分享努力的快乐,分担艰辛和压力的时光。看着眼前的父亲,看着壮美的杨浦大桥,陈梦蕾的心中升腾起一种久违的自豪。

    钱青青参加完赵海鹰的婚礼后,心情跌落到谷底。虽然这次她没有再大闹婚礼现场,不过整个婚礼上她没有露出一次笑容,所有的目光都注视在新郎官赵海鹰的脸上。

    这一切都被谢天阳看在眼里。婚礼过后,谢天阳再次把钱青青约出来。

    黄昏时分,皋兰路老教堂法国餐厅,二楼在教堂的尖顶之下,阳光透射着五彩的玻璃。莫扎特优雅的钢琴曲天籁般地响彻,这是谢天阳特地准备的。整个饭店里,只有他一个客人。谢天阳静静坐在那里,从斜阳的午后,等到暮色四合的黄昏,钱青青始终没有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谢天阳看看时间,并没有要走的意思,而是拿出自己带来的文件处理起来。侍者无聊地在等待下班。

    这时,钱青青终于出现了,走向他,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我迟到了,路上太堵了。”

    谢天阳站起来接过钱青青的衣服和包,为她拉开椅子,很绅士地说:“没关系,在这么美的地方,等一个这样美的小姐,我乐意至极。”

    钱青青根本没意识到谢天阳的用意:“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别告诉我又是向我告白的!帮帮忙,别逗我了!”

    听钱青青这么说,谢天阳的心里猛地抽了一下:“我知道,赵海鹰和徐珊珊结婚,你心情不好,我去找了你几次,你也是避而不见。今天,你终于还是赏光来了,我就想请你吃正宗的法国大餐,让你开心。”

    可是钱青青根本吃不惯这些所谓的法国大餐,她对谢天阳也没有一丝好感,前来赴宴也就是想跟谢天阳彻底说清楚,她吃不惯谢天阳口中的这些好东西,也不打算尝试谢天阳所谓的有品质的生活,她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弄堂小囡。

    看钱青青要走,谢天阳一把拉住了她的手,深情告白:“青青,我是真的喜欢你,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个机会?我有能力让你过得幸福。你和我在一起,你愿意工作就工作,不愿意工作,你可以回家享受生活,这样不好吗?”

    钱青青努力挣脱了谢天阳的手:“对不起,谢大哥,我谢谢你对我说这些话,但是我们不合适。”

    这下,谢天阳终于失去了耐心。难道赵海鹰就合适吗?自己哪一点比不上赵海鹰:“我是财经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连个毕业证都没拿到。我出国是在华尔街工作,他呢?在交易所当保安。现在,我回国就办了上海数一数二的金融公司,而你的海鹰哥呢?如果不是做了徐瀚之的乘龙快婿,他十年也赶不上我!”

    听谢天阳这么说,钱青青彻底对他失去了好感。他们可是最好的同学啊!就凭他刚才说的这番话,谢天阳就比不上赵海鹰,最起码他的人格比赵海鹰差太多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钱青青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拿起东西扬长而去。

    谢天阳看着钱青青离开的背影,气得把桌子上的盘子摔在了地上,眼神里充满了嫉妒与愤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