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章 三体未灭,何以家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章 三体未灭,何以家为 (第2/3页)

法反驳,理顺了一下情绪后,才追问:“那今天怎么又想到给姐打电话了呢?肯定是遇到麻烦了吧。”

    顾玩就毫不客气地把事儿直说了一遍。

    “……这事儿,有没有办法射影含沙、爆料到那些不要脸的震惊部那儿,让别人先来咬我,然后我好名正言顺反杀,刷一波名声。顺带着还能给科研项目宣传一下。”

    麻惜缘想了想,强行把心态拉回正事儿,回答道:“爆料渠道没什么问题,我有的是办法帮你操作,先直钩钓鱼、再逐次引爆……不过这事的内部细节,让公众知道真的好么?现在已经完全不需要保密科研进度了?”

    “所谓的科研进度保密,都是有时效性的吗,我们还有两个月就要投产了。这时候任何泄露都是不怕的,没人能赶得上。反而我们正好需要宣传一下这个功绩——这是为了显示肌肉,让还入坑不深的潜在竞争者意识到差距,及时止损。”

    麻惜缘消化了一会儿顾玩的说法,觉得果然很有道理。

    众所周知,那些互联网创意型小公司,为什么需要风投、为什么需要跑得快?就是因为各国法律,只有商标、专利、版权这些定义明确的“知识产权”,是受保护的,别人不能剽窃你。

    可是算法、创意、设计思想,这些东西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所以在“抄了白抄”的氛围下,互联网创意圈唯一的活路就是跑得够快,让敌人哪怕能依法抄你,也来不及抄。

    顾玩主导的“研发铯原子钟、用于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思路,还有他的那些技术路线取舍思路,也都是不受保护的。

    这种时候,临门一脚的适度宣传,反而能够起到展示肌肉的作用。

    就跟那些互联网公司一边飞奔,一边不忘高调宣扬自己的行业地位,其实就是为了告诉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场的潜在同行:

    “虽然你们可以依法抄我,但是我已经是行业霸主、跑马圈地把容易圈的客户都圈完了,护城河壁垒还很高,你们来了也是自讨苦吃”。

    从而避免将来更多恶性竞争。

    这是一种战略劝退。

    换句话说,今天要是真有一家大洋国MIT的研究所,刚开始动手、就看到顾玩的展示肌肉。那他们只要会算账,知道划不来,就会果断停手止损。

    在对手才花了200万的时候,就展示肌肉吓退,是有可能的。

    如果不及时展示肌肉,等对方已经花到1000万了,说不定就骑虎难下,非得你死我活才能罢休了。

    人都是厌恶损失、舍不得沉没成本的。

    要吓退敌人,就要选取一个让敌人既来不及抄、又沉没成本还没大到让对方想誓死干完的微妙时间节点。

    “既然如此,这个事儿倒是公私两便,对个人对国家都该宣传。”麻惜缘彻底想明白后,满口答应,

    “我先帮你谋划几天,现在已经11月下旬了,12月初动手不晚吧?”

    “不晚。”

    ……

    跟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