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我要这虚名有何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九章 我要这虚名有何用 (第2/3页)

下所用,为大宋所用。”

    尼玛,杨霖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这老贼要在大宋办义务教务?

    难道自己一直误会了蔡京,他才是忧国忧民的宰相,怎么看他都不像啊。

    朝中各派的领袖一时间都沉默下来,仔细思索着此事的利弊,至于那些摇旗呐喊的,只需等待韩忠彦、曾布等人的决定,再跟着附议就是了。

    杨霖一看冷了场,此时不表忠心,更待何时,赶紧出列道:“微臣附议,蔡相所言对于兴文教大有裨益,非圣明天子在位,不能有此开明之言。”

    赵佶笑着点了点了头,蔡京的用意很简单,这样一来确实对于基层的百姓有些好处,但是更大的利益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们就有机会给自己的子弟走后门了。

    从此之后,当官的儿子想要当官,可更简单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政策,不过也给当权者留下了口子。

    蔡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派,所有的变法都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历史上每次变法都会阻力重重,几乎都伴随着残酷血腥,但这几乎是必经之路,蔡京也不例外。

    如果摘掉有色眼镜来看,蔡京比王安石的手腕还硬,能力更强。他打压的官员,全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东山再起的可能都没有。

    最终韩忠彦和曾布也默许了这个做法,他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利,在各人的势力范围内,可以帮助族中子弟入仕,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好处。

    这是王安石的三舍考选的升级版,蔡京的做法无疑比他更加激进,但是遇到阻力却小了很多。

    崇宁三年,朝廷罢科举,学校考选代替了科举考试,五榜进士皆由太学所出。

    读书人可以一级级地升学,不再由一场考试定论,蔡京促成此事,一时间风头无两。

    杨霖走出皇城,感慨姜还是老的辣,蔡京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

    自己现在可没有这样翻雨覆雨的本事,还是老老实实去沿海,把市舶司重开的事办好吧。只要有了市舶司,将来在朝中早晚也能像蔡京一样风光。

    算起来离出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杨霖打算让万岁营的特勤队训练好了之后,带着他们出巡,毕竟现在的世道不太平。

    尤其是还得去密州,山东地面上强梁遍地,占山为王拦路打劫的数不胜数。

    刚出皇城,到了御街,车子突然停了下来。

    杨霖掀开帘子,问道:“怎么回事?”

    “大郎,有人拦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