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长安特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长安特使 (第2/3页)

定自己是什么“特使”,心中好笑,又听那老人说:“特使……”他想想张迈还没承认是特使,就改口:“这位郎君,老朽叫郭师道……”指着那面向有些凶狠的老人:“这位是杨定国……”跟着指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这是我义弟安守敬。”指着一个二十岁出头,长得和他有点像的青年:“这个是我的儿子郭洛。”最后指着那个美眉:“这是我的女儿,郭汾。”

    哦,她叫郭汾啊,不过——

    “等等等等!”张迈截住了他的话头:“你告诉我这一堆名字有什么用!我根本就不认识你们。”

    心念一动,正想问你们是不是少了个跑龙套的,在背剧本给我听让我凑个数啊?就听郭师道叹了一口气:“郎君说的是,长安来的人,如何能够晓得我们这帮人的名字,不过,郭昕这个名字,郎君应该知道吧?”

    郭昕?有些熟悉啊……

    忽然,那道圣旨上的字在脑中晃过——

    郭昕!

    张迈脱口而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

    几个老人见他道破了郭昕的来历,脸上都露出欢喜的颜色来,越发认为张迈的言语对路,郭师道叫道:“特使记得了?”

    记得?不是记得,只是在圣旨上看到那个名字而已,而且——

    他环顾眼前这几个人:“郭昕和你们又有什么关系?”

    “郭昕是老朽的祖上,我们这些人,都是安西四镇兵将的后人啊。”

    “啊!”张迈郭师道到郭汾从老到小看了一眼,眼睛里透着不信。

    开什么玩笑,唐朝兵将留在中亚的后裔?

    张迈听说过缅甸那边有****的后人,经过几十年还保留着血脉乃至军事建制,也听说过郑和下西洋时部分人滞留在非洲几百年了还有后裔,不过都已经变得不像中国人了,要说唐朝留在中亚的兵将到现在还有后裔……

    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一千多年啊!那怎么可能?

    他没说出来,但眼神已经表明了一切,郭师道和杨定国互望了一眼,郭师道说:“看来特使还怀疑我们的身份。好吧,我就将我们的来历一一道来,让特使心中无疑。不过,长安那边和我们隔绝已久,我也不知道特使你知道哪些事情,不知道哪些事情,实在不知该从何说起。”

    “那就从头说起吧。”

    “从头说起?好吧。就先说咱们安西都护府,咱们大唐对西域的统治,主要是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范围在天山以北,如今已在我们身后了。天山以南直到葱岭以西,都归安西都护府管。”

    安史之乱张迈还是知道的,天山张迈也晓得,他包袱里的中国地形图里标得很清楚,可葱岭在哪里呢?啊,对了,经过喀什的时候,导游好像有提到,说葱岭就是现代地图上的“帕米尔高原”。

    “安西都护府设有疏勒、于阗、龟兹、焉耆四大军镇,统称安西四镇,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安西四镇的驻军大部内调,河西走廊又被切断,也就是说,安西四镇不但自身的实力削弱了,而且与朝廷的通道也被隔绝。在当时,这里真可以说是成了一块飞地。”

    听到这里张迈想起了美国的阿拉斯加州,那个地方也是美国的一块飞地,中间隔着个加拿大,不过听郭师道这么说,安西这块飞地显然是因为战争这个人为因素被隔绝的。

    郭师道慢慢地讲述着:当年,大唐在西域的疆土一步步地沦陷,河西走廊被隔断,滞留在西域的唐民在回纥人、吐蕃人、阿拉伯人的包围下彷徨无措,周围都是异族啊,而且都对唐民们虎视眈眈……

    他的这一番话,算是给张迈恶补了一点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