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全球焦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全球焦点 (第2/3页)

    液氧的密度大概是标准大气压下气态氧的一千倍,25升的液氧罐,相当于25000升氧气,一个人每天的耗氧量在588升左右,因此氧气含量绰绰有余。

    真正限制庞学林这趟任务时间的是二氧化碳过滤器以及食物,漫游车内没有氧合机,同样需要二氧化碳过滤器来吸收庞学林呼出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证任务的冗余度,庞学林带上了足足五百小时的二氧化碳过滤器以及足够20天的食物。

    至于饮用水,庞学林只带了五升,只要电力不中断,车载水循环系统就能解决保持足够的淡水供应。

    第40火星日。

    庞学林告别沃达尼,驾驶着漫游车开启了火星旅程。

    庞学林不知道的是,他和沃达尼的一举一动,都通过火星卫星,传到了8000公里外的地球。(地火距离0.55~4亿公里)

    ……

    地球。

    “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今晚的《东方时空》,我是主持人白雪松。今天,我们将目光再度转向因为失误被遗落在火星上的我国宇航员庞学林和美国宇航员沃特尼,过去几天,两人又进行了数次EVA活动,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阿瑞斯计划联合指挥部的营救计划进展到了哪一步?阿瑞斯三号任务的失败又将会对阿瑞斯四号任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赫尔墨斯号飞船内的阿瑞斯三号任务组成员们知道他们的两位队友还活着之后,又有什么感想?下面我们将就这几个问题请教一下阿瑞斯计划联合指挥部中方总指挥田牧博士。“

    “田牧博士,你好,欢迎来到今晚的《东方时空》。”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白雪松道:“田牧博士,过去一周,庞学林和沃特尼这两位英雄宇航员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中美两国对这两位航天英雄都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后,两位英雄的突然死而复生,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位航天英雄已经成为了太阳系中最受关注的两位人类。我想请问一下阿瑞斯计划指挥部对这一事件是一个什么态度,会有人站出来为这一事件承担责任吗?“

    田牧道:“主持人,首先我要纠正一个细节,这一事件并非是一个失误,而是源于意外事件,火星爆发大规模沙城暴时,阿瑞斯三号任务组面临巨大危险,指挥部下达撤离指令是正确的,只是谁也没想到卫星通讯天线会突然脱落,砸中了我们两位宇航员,当时的生命监测系统显示两位宇航员已经死亡。基于火星任务相关原则,阿瑞斯三号任务组的成员放弃了两位宇航员的遗体无可厚非。当然,这一系列意外事件造成的结果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白雪松点头道:“田牧博士,那我想问一下,目前阿瑞斯计划联合指挥部与两位宇航员联系上了吗?营救计划进展到哪一步了?”

    田牧道:“因为卫星天线脱落,我们暂时没办法和这两位宇航员取得联系,不过我们已经调动了火星上空超过二十颗卫星,对阿西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