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震惊的陶哲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震惊的陶哲轩 (第2/3页)

肉眼看过去都感觉似有似无。

    庞学林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过去,隐隐感觉到手心传来轻微的酥痒感。

    “这玩意儿太危险了,还是先收起来吧!”

    庞学林将手收回,沉思了片刻,将飞刃材料放回合金箱,合上锁好,然后收回了系统空间。

    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睡意,庞学林想了想,他坐到电脑前,打开空白的Word文档,写下一行标题:《BSD猜想的一种证明方法》。

    一进入工作状态,庞学林便没有了时间概念。

    在三体世界的那三个多月时间里,庞学林已经将BSD猜想的证明过程完全研究透彻,闭着眼都能将这个猜想证明过程推演出来。

    因此,只用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庞学林便将六十多页的证明过程输入完毕。

    随后,他检查了一遍,将word文档转换为PDF文档,预印本上传到了arXiv.org,又给陶哲轩发了一份。

    接着,他直接将稿件投递到《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的邮箱中。

    虽然说数学界四大顶刊投哪家都无所谓,但自己之前已经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过一片和BSD猜想有关的论文,这篇论文自然是放在《数学年刊》上更为合适。

    至于能不能成功发表,庞学林压根没考虑那么多。

    如果说一名数学家能够在数学界四大顶刊上发表论文是一种荣耀的话,那么刊登千禧年七大难题级别的证明论文,对四大顶刊而言,也是一种荣耀。

    要是四大顶刊知道BSD猜想已经被庞学林证明出来,恐怕都会为放在哪家刊物上发表而吵起来。

    因此,庞学林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干完这些事,庞学林打了个哈欠,直接上床睡觉。

    这种级别的猜想,就算已经证明出来,但是要检验其正确与否,同样也需要花费一段不短的时间。

    因此,接下来,耐心等待即可。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办公室中,陶哲轩刚发表了一篇新博客,准备关闭电脑,下班回家接孩子。

    叮咚——

    系统提示他有了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正是他的得意门生庞学林。

    陶哲轩微微一愣,对于自己这个学生,他可印象深刻。

    在自己手下读研期间,无论是其天赋还是努力程度,几乎都不逊色于当年的自己。

    陶哲轩甚至断言,只要庞学林继续这样保持下去,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在三十岁之前便能获得菲尔兹奖。

    唯一的问题便是,这孩子性子比较倔,认死理。

    当初庞学林迷上BSD猜想,和自己打赌,说三年内要解决掉BSD猜想。

    然后便一头栽入BSD猜想这个大坑里。

    博士毕业一年,庞学林在《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了一篇《极化阿贝尔簇André-Oort猜想证明》,但距离真正意义上攻克BSD猜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他原本想找时间劝一劝庞学林,可以考虑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