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谙尽孤眠滋味:闲写范仲淹的词《御街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谙尽孤眠滋味:闲写范仲淹的词《御街行》 (第1/3页)

    “谙尽孤眠滋味”

    对于有点文学意兴的人来说,仅看这一句六字,就可以浮想联翩。如果要论表现感情的技巧与艺术,这一句六个字,比起时下那些动不动就“飚泪”的做作与煽情来,真不知要含蓄多少、深情多少、“温柔敦厚”多少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和中国历史中的各代先贤一样,在我印象中,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形象。在我的分类中,会把他们归入正统的儒家行列,他们是中国传统一脉不断的接力者,完全区别于普通认知中的“文人”。当然,这里并没有轻视“文人”的意思。

    既然有固定的形象程式在我的胸中,那么,表现忧国忧民的一切著作,对于范文正公来说,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女情长,似乎和我对先贤的理解有所出入。现在才明白,其实,我们所根植的文化土壤,在我们的不自觉中一直影响着我们。我虽然长于乡野,但是,回头看时,宋以后理学中“灭人欲,存天理”的这种修为哲学,或多或少还是在我的生命中打了印迹。这说来话长,不用展开。

    范文正公存词不多,但是,就所能看到的几首而言,很能见他的功力、情思和胸怀。比如他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比如他的“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写得情真意切,柔肠百转。向来,诗文之作,都被正统士人视为“末技”。但是,正是这“末技”,丰富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让我们在看到他们“不苟言笑”的一面之外,还看到了他们“情思绵绵”的一面。范文正公胸中,除了家国情怀,事功仕途之外,还有儿女情长、婉约柔和的细腻。

    由此,我得出一句“自来真英雄,都是多情人”!

    下面,来看“谙尽孤眠滋味”这句所出的整首词: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上下二阙合成一体,即我们通常所谓的“情景交融”。这样评论算是俗套,但这样的评论又最合乎情理。

    读完这首词,再三回味。在思绪联翩的意兴中,首先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