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甄士隐绝世出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甄士隐绝世出尘 (第2/3页)

华背后,有多少令人心酸的凄凉;车水马龙里面,有几多人世的艰辛;夫妻恩爱过后,有多少《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里的闹剧;高官厚禄中,又隐藏了多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对于“幻象”和“实质”,普通人自然会以一般的方式对待:为了那“一二”的快乐开心,常常付出“八九”的忧伤痛苦。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这大千世界;正因为这,才会有这人间世的纷繁复杂;正因为这,佛陀才会产生普渡众生的念想;也正因为这,才会有种种解救凡人出红尘的宗教、信仰以及其他。

    以愚鄙见,真正的出尘只有两种:其一,自小未受任何俗世的熏染,天生慧根,与佛仙有缘,天然出尘者。《西游记》里的唐三藏即是此类。三藏虽是小说中人物,但我深信,尘世中必有此一类人物。其二,便是本篇着墨的甄士隐——看破红尘而出尘的人物。这一类,在中国的记载中比比皆是。《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尘,是家遭不幸,世态炎凉的结果。还有一个柳湘莲,却是因戡破情关而出尘的。虽然都可谓之“出尘”,但是,“出尘”也各有不同。

    甄士隐的出尘,似乎是宿缘。作者说得明白:红尘中的他老,已经有神仙之姿:“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观花修竹”、“酌酒吟诗”。这就为他老的绝世出尘埋下了伏笔。

    甄士隐与人为善,从文字间就可以读出。不说别的,就他老对待贾雨村的态度、行为便可以约略体会到。在我的想象空间中,他是一个绅士。一则家计宽裕、二则知书达理。按照惯有的模式,他应该是儿孙满堂才是。可他老偏偏是年已半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