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章 长久之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7章 长久之计 (第2/3页)

权来。这个强权,一旦占领这些地区,就有了进入中原的跳板。中原不能强盛,就会被其蹂躏。

    这些地方是用兵之地,对于中原来说,用兵于此处,代价非常巨大。而一旦占领了这里,周边的各族都不足为虑,都可以轻易消灭。

    去年幽州一战,宋军消灭了契丹的有生力量,今年才能轻松北上。如果没有幽州一战的胜利,打到这里最少需要数十万大军,需要多么庞大的后勤力量才能支撑?富裕的中原,力量投射到这里,已经衰减得厉害。这里是中原帝国真正的边疆,必须有强大的国力,才能保住。

    杜中宵此次率十五万大军,一直到今天,占领大定府六天之后了,王凯和贾逵的兵马才到齐。李复圭组织的运粮队伍,刚刚到了第一次而已。如果是四十万大军,为了保障他们的后勤,整个长江以并全部都要波及。数路一百余州,百姓都要服差役才可以。

    公路、铁路不发达,没有汽车火车,距离是让人无奈的事情。为了克服距离的困难,对外战争军队要尽量少,运粮的队伍要尽可能多。一场大战,前方可能战兵只有数万,后方运粮的就要过百万。

    大定府到临潢府之间,是契丹经营最久的地区,也特别用心。饶是如此,杜中宵的十万大军也不能因粮于敌,因为抢来的粮草根本不够。要保证供给,必须把军队分散开,失去人数优势。这个时候,游牧民族的组织优势就显出来了。不能抓住主力,给其致命一击,大军早晚被拖死。

    叹了口气,杜中宵道:“此次我们对付的是契丹,立国已久,北去有座临潢府。契丹人的军队和百姓可以跑,临潢府跑不了。若不是如此,我们十万大军到了茫茫草原上,还真不知道怎么打。”

    赵滋道:“太尉说的是。历朝历代,在这些边疆地区不可谓不用功。又如何呢?国力强时,把胡人打得北遁。国力一弱,他们又卷土重来。有什么办法?”

    王凯道:“现在终究不同。我们占了临潢府,从中原修条铁路,胡人就没有办法了。”

    杜中宵笑着点头:“说的不错,只要修一条铁路,胡人就彻底没办法了。只要粮草充足,中原军力再弱,消灭周围的胡族是没问题的。胡人成势,必然是先从草原深处起,等到了这里,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