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楔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楔子 (第2/3页)

  李常奇卟噗一笑,说道:“任何一种武器的装备,尤其是热兵器,与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有些科技和发明虽然包含了思路问题,但背后依靠的却是整体的工业化水平。就象化学上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你能弄出来和你能大量弄出来是两码事儿。”

    朱永兴不是个死不认错的人,把小说自己推倒就说明他对李常奇所提的意见或建议已经有了认同的意思。现在李常奇再细致一说,他自然又有了更深的感悟。

    就说刚刚摆弄过的那枝李常奇父亲自制的火枪吧,枪管不是用有缝自来水管而是电厂使用的高压无缝管,尾部烧红砸扁,然后打眼用螺丝固定木制枪托上,整体结构算是把燧发枪。看着是挺简单,很多零件都容易搞到。可要换在古代,光那枪管就需要一个高手匠人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造出来,而且其坚固程度或许还不如现在随手可得的自来水管。

    “穿越小说里,这个发明,那个制造都让人看腻了。”李常奇看朱永兴若有所悟,便继续说道:“当然,有条件的时候弄些高级武器也不是不行。可古代不比现在,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并不是起到绝对、决定姓的作用。即便在抗曰战争时期,精神原子弹还是管用的。李晋王没有什么高端武器吧,不照样指挥部队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李晋王”的英名与传奇在滇黔川桂地区代代流传,特别是云南,至今云南人仍然视定国为滇中的脊梁(云南人最为崇拜的就是武侯和李定国)!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定国为榜样,章炳麟曾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李常奇也是个小说迷,有熬夜通宵看小说的经历,作为室友的朱永兴当然了解。所谓旁观者清,他所作的一番议论让朱永兴得益匪浅。眼见说到了自己家乡的英雄偶像,李常奇的眼睛里放出了光,精神也振奋了起来。

    人无完人,李定国也犯过错误,也怀有私心,但总体来说,李定国是明末清初诸路人物中最具才识与情艹的英豪!人已逝,业随风,激励后人并令人仰慕的是李定国矢志抗清的民族气节,穷且益坚的不挠斗志。

    朱永兴放下了心中的那点小小的自尊和不满,和李常奇越谈越热烈,一直谈到夜半更深,李常奇再三提醒明天要进山带他体验打猎的乐趣,朱永兴才收住了话题,回房睡觉。

    怀着兴奋的心情很久才进入梦乡,朱永兴却万万没有想到,明天的打猎之行不是乐趣的体验,却是他新的人生的开始,匪夷所思的经历和艰辛壮阔的开拓正在等待着他。

    ************************我是分隔线**********************************

    公元1659年(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二月二曰,缅甸八莫地区。

    自两年前孙可望发动叛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