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1 袭阵兵退夏侯惇(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1 袭阵兵退夏侯惇(九) (第2/3页)

达了随机应变的指令之后,荀贞把合乡的长吏和那个曲军侯打发走,把重点转到了任城县的战场。

    荀贞问道:“孟德给我来书,卿等怎么看?”

    在快到合乡的时候,大约是曹操知道了荀贞的动向,他遣人给荀贞送来了一道私书,落款既非兖州刺史,也不是行奋武将军,而是他的本名。在这道私人性质的信件中,曹操殷勤问候,致意荀贞,在略述了久别思念之情后,约荀贞在山阳郡与沛、鲁两国的交界处一见。

    对曹操的这个请求也好,期望也罢,荀贞帐下的谋士文臣们各有己见,但有一点是大致相同的,那即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没有必要与曹操相见。

    有的认为这是曹操的缓兵之计,曹操是想通过此举来给他自己多争取点时间,好能组织、调集更多的兵力,比如再向兖州的各郡要兵,或就地征募等等,以能有更大的把握去攻下任城。

    有的认为这是曹操的伏兵之计,曹操也许在约荀贞相见的地方埋伏下了精兵,以图趁机把荀贞拿下,“擒贼先擒王”,从而结束这场战争。

    包括戏志才、荀攸在内,也不建议荀贞“应约”,他俩倒不认为曹操会设伏,只是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打仗嘛,沙场上见胜负就是,见什么面。

    唯有程嘉意见不同。

    程嘉认为:曹操既然提出见面,那就与他见上一见,如果不应,未免显得己方懦弱,消息传开,可能会使兖州兵的士气有所提高。

    程嘉的这个观点有些对。

    荀贞若是不应约的话,曹操那边确实有可能会大肆宣扬,把荀贞的“没必要”见,说成是荀贞“怕”见。

    程嘉好大喜功,因为身矮面丑,深藏内心的自卑导致了他外在争强好胜的表现,所以会有这个见解。荀攸等人听了程嘉的这个意见后,皆觉得颇有道理。

    荀贞倾向於见,但他的出发点与程嘉又有不同。

    他心道:“君昌所言,不能说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